民進黨賴清德當局行政團隊改組「千呼萬喚始出來」,據說是民進黨當局在「大罷免」慘敗後「承諾反省」的行動之一。看來,如果不是民進黨在「大罷免」中一敗塗地,其行政團隊改組還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此次人事調整涉及10個機構和16名官員,看似改組幅度不小,但多數的調整是現任副部長升任部長,或現任官員調動,仍是「小圈圈用人」,台灣輿論一片罵聲。頗為諷刺的是,被視為「大罷免」三大「戰犯」的民進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柯建銘、兼任民進黨主席的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和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卻安然無恙,可見賴清德的所謂「反省」不過是他用來堵住台灣社會悠悠之口的敷衍之詞罷了。
賴當局行政團隊自去年5月上任以來,爭議不斷,要求撤換相關官員的聲浪此起彼伏。尤其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屢屢失言,據說已經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去年他拋出獨創的「發電法」,聲稱可在菲律賓發展綠色能源發電,然後把「綠電」輸回台灣。此言一出,輿論嘩然。台灣方面並不具備構建海底電纜輸電的經驗,而且這種輸電方法成本相當高,完全解決不了台灣的缺電問題。此外,近月台美進行關稅談判,台灣業界心急如焚,郭智輝卻說「關稅不重要」。台灣是出口型經濟,關稅高低攸關台灣貨物在海外的競爭力,怎會不重要?此言竟出自賴當局主管經貿領域的官員之口,着實令人錯愕。這樣的人若還留任,台灣經濟發展恐怕凶多吉少。
另一個「話題王」當屬內政部門負責人劉世芳。此人「反中」立場鮮明,今年以來更是頻頻針對陸配,先是把發表支持統一言論的三位陸配驅逐出台灣,取消了她們在台灣的居留權;最近又以陸配、花蓮縣村長鄧萬華沒有放棄「中國國籍」為由解除其職務。早前,雲林縣政府計劃爭取2033年世運會,希望派員赴大陸取經,卻遭到以劉世芳為首的內政部門阻攔。劉世芳近日還叫囂「台灣跟中國,一邊一國」,被國民黨方面控告違法。教育部門負責人鄭英耀也不遑多讓,其部門已編撰13篇「台獨」教材,將於9月推出,洗腦台灣青少年。劉世芳和鄭英耀的「台獨」言行皆受到台灣輿論嚴厲抨擊,但此二人竟能留任,顯然是其「台獨」立場受到賴清德青睞。可見,賴清德用人不是「唯賢」,而是用人「唯獨」。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賴當局官員招致巨大民怨,賴清德難辭其咎。其「台獨」立場鮮明強硬,就職當天就公開宣揚「兩岸互不隸屬」,早前甚至宣稱「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還炮製全面限縮兩岸交流的「17項策略」。其行政團隊的一系列政策和舉措無疑是貫徹賴當局的「台獨」和「反核」神主牌。只要賴清德和民進黨繼續執政,即使進行行政團隊人事改組,仍只是換湯不換藥。新上任的官員必會按照賴清德和民進黨的意志行事。這樣的行政團隊人事調整不過就是一場「政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