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美國陸續公布貿易夥伴關稅,但對台灣地區的關稅至7月14日為止還沒有揭曉。島內中華經濟研究院17日將發布2025年第3季台灣經濟預測,但由於在美國關稅干擾下,今年經濟預測在不同情境下作出分析,加上內需非製造業面臨股匯市波動、消費動能放緩與商業模式轉型壓力,營運面臨挑戰也相當艱難。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早前發文表示,在樂觀的情境下,關稅議題未釀成全球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脹,2025年台灣經濟增長率可達2.85%;假設最糟糕的可能情境,即美國關稅計劃之後續發展,若協商持續惡化,並導致全球出現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脹情形,則今年台灣經濟增長率將可能降至0.16%。
新台幣升幅雪上加霜
專家普通預期,美國對等關稅絕對左右台灣今年的經濟走勢,島內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團隊指出,今年台灣製造業表現自第二季起受終端市場與技術限制呈現營運分化現象,然而,內需非製造業面臨股匯市波動、消費動能放緩與商業模式轉型壓力,營運面臨挑戰也相當艱難。尤其4月2日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發生3、4次波段的急速升值,形成今年升幅逾10%,以出口為主的台灣廠商面臨「來不及躲」的匯損壓力,已陸續出現在上市公司第二季財報上,估測影響也會擴大民間投資、民間消費等動能,第2季時預估的下半年經濟增長率1.29%及其相關預測,都要重新調整。
美國自7日簽署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以來,已陸續發出20多封關稅函,包括致函墨西哥、歐盟領導人,通知將對墨西哥、歐盟輸美商品課徵30%的新關稅,但在8月1日生效之前仍有斡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