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雄市在23日高溫下突遇電纜故障而停電,當地居民甚為無奈。\中通社
【大公報訊】近期全台各地天氣高溫炎熱,加上經濟發展、疫情影響,民眾居家上學及辦公,連帶推升用電需求。據台灣電力公司(簡稱台電)通報,22日台灣用電量在14時19分出現尖峰負載,達到3926.6萬千瓦,不僅連續三天刷新歷年6月紀錄,更創下歷史用電量新高。台當局預計下周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並傳出用電大戶將一次調漲8%的消息。島內工商界表示,若只漲用電大戶的電費,那就是懲罰企業,而且供電不穩才是重點,若調漲卻又時常缺電跳電,那將是雙重打擊。
據中新社、中通社及台媒報道:近日台灣尖峰用電量創歷史新高,並亮起「供電吃緊」黃燈,但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讓台灣電力公司虧損擴大。島內電價費率審議會臨時會預計6月27日召開,近日當局已不斷對外釋出風聲要調漲電價,電價上漲的機率頗高。
台電已虧損123億元
台灣地區電價自2018年4月國際能源價格大漲而跟進調漲3%後,截至目前已連續8次停漲。今年3月雖有俄烏軍事衝突推升能源價格,但台當局以無法判定能源價格上漲是短期干擾或長期趨勢為由未作決議,將電價調整時間推遲3個月再議。
國際能源價格持續攀升,讓台電公司財務雪上加霜。統計今年1至4月,台電累計虧損已達新台幣469億元(約123億港元),對比去年同期,燃料支出幾乎翻倍,預計下半年經營也不能樂觀,顯見電價調漲壓力大。
此外,由於民營發電廠和汽電共生購電佔台電總供電量逾10%,但因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業者大量減少發電,也衝擊到台電電力調度。當局因此考慮修訂購電費率上限,而這同樣造成台電額外成本負擔。
目前因補貼工業用戶較多,預計若調漲電價,可能僅漲用電大戶和月用千度以上的豪宅。台玻集團董事長林伯豐坦言,雖然電價上漲是必要的,但只漲用電大戶的電費,那就是懲罰企業。而且供電穩不穩才是重點,若調漲卻又時常缺電跳電,那將是雙重打擊。
業界籲當局加強核電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稱,逐步調漲電價應搭建相關配套,如布建儲能設施與強化電網,將核能發電列為選項等。
台灣缺電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台灣美國商會」22日發布有關白皮書,相關負責人稱,經過三月的幾次停電,顯示台灣供電穩定已不是隱憂,而是需要馬上處理的問題。
中國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直言,台灣能源危機就是產業危機,民進黨當局正在錯失產業發展及轉型的黃金時機。
據報道,今年台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能源局設定太陽能3GW(30億瓦)的裝置目標,但截至5月底,新增裝置量僅627MW(6.27億瓦)。業者估計,今年上半年恐連1GW的門檻都過不了,遑論全年要達到3GW,這也暴露民進黨當局聲稱要用綠能來彌補電力不足「只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