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通識科大忌:死記硬背 套用「標準框架」答題注定失分

時間:2018-12-04 03:17:59來源:大公報

  野坂昭如的《美國羊棲菜》中有這樣的一段故事,故事講述戰後缺糧的日本,主角在因緣際會下得到了特別配給品,其中有一些黑色絲屑狀東西,他誤以為這些東西是可食用的褐藻,就來回用熱水煮了四、五次,煲煮的水也從赤茶色沖淡到清澄,但吃下去仍然覺得難吃,後來才發現這些不是食物,而是紅茶茶葉。

  主角欠缺對「紅茶茶葉」的認知,令他用錯了烹調的方法,也誤以為這種東西能給他溫飽。從故事可見,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處事方法,套用在通識科亦然。近年通識科強調答題技巧的氛圍十分強烈,甚至有本末倒置的現象,只重答題技巧,不重議題探究。不少學生誤以為熟悉答題技巧及框架就能考好通識,對議題不求甚解,往往在考試中因誤解題目,張冠李戴,未能切中重點,以致失分而不自知,就如主角誤用了方法,嘗得了苦果。

  去年考評局試卷主席報告就指出通識學習是議題探究不是「題型」「探究」,考生應按照問題所有的指示與要求回應題目,而不是運用「標準框架」答題,反映不少考生在考試時不按題目要求作答,死記硬背格式回應題目。

  學生對社會議題欠理解

  不少學生只顧題型訓練,欠缺對社會議題的理解,令作答時容易失分。筆者曾以通識網一張有關「標準工時」的漫畫作題目,不少學生看到漫畫便開始背誦框架作答,自信地在紙上描述漫畫、歸納及反映現象,然而在交卷後卻反問筆者何謂標準工時,有學生以為標準工時就是準時放工或最高工時的意思,亦有學生在作答後反問為何標準工時會令僱員收入下降,學生分數亦可想而知。

  這種情況在公開試時亦屢見不鮮,例如2013年卷一題2考問學生有關「政府對反對意見的態度」及「拉布」策略,不少學生未留意題目要回應「態度」,只回答投票被否決或建制派強於反對派,亦有不少學生不明白「拉布」的意思,在欠缺對題目的理解及對議題的基本認知下,即使多熟悉題型亦難以合理、正確地回應題目,最終導致失分。

  除此之外,近年考評局亦運用了不同字彙出題,例如「挑戰」、「結論」、「關注」等字,不少學生過往被訓練看到某些字詞就利用特定框架作答,在長期缺乏自我思考題目要點的情況下,當遇上新字彙時便不懂回應,或是強行套入個別框架,限制了思維之餘,所答的回應亦不會準確及全面。筆者並不否定答題框架的重要性,但要提醒學生要靈活變通,切忌「走火入魔」,老師更不應認為學生能力不足,便強行要學生記下某些特定答法或幾個「百搭」的比較準則,結果分分鐘只會弄巧成拙。

  通識科本義是讓學生了解議題,增進了個人、社會以至世界的理解,並作出多角度、具批判性的反思,但最終卻因考核令學生思維變得僵化因循,只重訓練的教學模式更減低了課堂的樂趣,令學生變成作答機械人,未能擴闊學生的視野,實是悲哀。

  因此,通識科教師不應忘了初衷,協助學生了解更多及進行反思,避免自我設限。學生亦應多進行探索,現代資訊科技發達,學生可從手機下載不同程式,了解社會的最新動態,時刻反思並與同學討論,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青松侯寶垣中學 李啟豪老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