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四傑出科學家獲頒邵逸夫獎

時間:2025-10-22 05:01:39來源:大公报

  左圖:邵逸夫獎頒獎典禮昨晚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左四)出席致辭,與一眾嘉賓合影。右圖:四位得獎學者與評審委員會主席合照。

  2025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昨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共有四位得獎者來港接受獎項,四位得獎者分別獲得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數學科學獎三獎項。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頒獎禮並致辭表示,特區政府大力投放資源發展創科和推動研發,將繼續與邵逸夫獎緊密合作,發揮科學潛力。他悼念早前離世的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高度讚揚其奉獻精神。\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

  約600名來自政商界、科學界及教育界的人士出席頒獎禮,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羅永綱及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李永勝亦到場致賀。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祝賀得獎者。他表示,特區政府致力投資教育、創新和科技,以推動科學卓越與培育全球人才,表明將香港的大學定位為全球科研領導者的決心。本港八所資助大學首次全部打入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今年《世界人才排名》中,香港位列第四,科學學科畢業生百分比高居全球第一,認為本港的優良制度有助吸引優秀學者和專業人士來港。他指出,其中一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本月將會到一間本港大學任教,相信一眾科學界得獎者,以及本港世界一流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將繼續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及教育中心。

  悼念楊振寧:奉獻精神值得銘記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大力投放資源發展創科和推動研發,將會繼續與邵逸夫獎緊密合作,發揮科學潛力,為建立推動合作、和諧與充滿希望及創新的未來作出貢獻。李家超悼念早前離世的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讚揚他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和奉獻精神值得被世人銘記。

  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楊綱凱亦深切悼念獎項創始成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楊綱凱追憶楊振寧與邵逸夫獎的深厚淵源,他奠定了獎項的宗旨理念,為其往後發展與國際聲譽帶來深遠影響。

  2025年度邵逸夫獎得獎者分別為:獲頒天文學獎的約翰.理察.邦德教授和喬治.艾夫斯塔希歐教授、獲頒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的沃爾夫岡.鮑邁斯特教授,以及獲頒數學科學獎的深谷賢治教授。

  邦德教授和艾夫斯塔希歐教授,因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漲落研究而獲頒邵逸夫天文學獎。他們發表獲獎感言時憶述跨越四十多年的友誼及合作歷程。他們的研究預測已得到了大量地面、氣球和太空觀測儀器的驗證,從而精確測定出宇宙的年齡、幾何結構和質能含量。

  得獎者籲實踐無國界科學精神

  鮑邁斯特教授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榮休所長、科學會員暨中國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他因在冷凍電子斷層成像技術的開創性成就而獲頒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發表感言時,他回顧探索可視化細胞結構的科研歷程,強調科學突破的合作本質,呼籲實踐無國界的科學精神。

  深谷賢治教授是中國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及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教授。他的研究範圍涵蓋黎曼幾何、辛幾何與規範理論。他預見「深谷範疇」的存在,隨後在辛拓撲、鏡像對稱和規範場論方面作出了突破性且影響深遠的貢獻。他坦言數學研究之路是孤獨的,來自外界的認可雖罕見但彌足珍貴,衷心感謝在漫長的數學旅程中給予他不懈支持的合作夥伴與家人。

  「邵逸夫獎」於2002年成立,2004年首屆頒發,已表彰百餘位在各自領域作出開創性貢獻的傑出人士。「邵逸夫獎」每年設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及數學科學獎,每位獲獎者將獲得120萬美元獎金,以表彰他們的傑出貢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