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沙嶺數據園區用地位於北都內,最高面積可達二十五萬平方米,當中不少於七成須作高端數據中心用途。\大公報記者凱楊攝
特區政府全速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其中撥作發展沙嶺數據園區的用地,政府昨日公布以「雙信封制」方式進行公開招標出售,技術建議評分佔比高達七成,價格建議評分比重為三成,今年12月31日截標,期望吸引具實力的投資者,將沙嶺發展為先進的數據中心和相關產業的數據園區,協助推動香港創科發展。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七三比的評分比重有助避免投標者「鬥價格」,有助吸引擁有先進技術的供應商落戶香港。\大公報記者 戴靜文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將北區沙嶺改用作創科及相關用途。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沙嶺數據園區將提供先進算力設施,推動數據及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發展。
七成面積作高端數據中心
沙嶺數據園區用地(丈量約份第89約地段第953號用地)鄰近羅湖地段,地盤總面積約為11.6萬平方米,現正改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創新及科技」,作發展數據園區及相關產業用途,以配合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該用地最高的樓面面積可達25萬平方米,當中不少於七成的樓面面積須作高端數據中心用途。
創新科技局表示,沙嶺數據園區的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區內數字基礎設施樞紐的地位,促進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的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早前表示,沙嶺數據園區的規模將遠超數碼港,由市場主導運營,政府提供場地,目標是支撐香港數字經濟,服務大灣區,未來亦希望為周邊國家提供算力支持。
考慮產業經濟效益 非賣地收入
創科局發言人昨日表示,招標文件已加入條款,確保用地以數據園區為主導用途,期望透過「雙信封制」,選出最能發揮用地潛力的方案。中標者須與政府簽訂服務契約,當中將列明中標者在投標時提交的承諾,以便政府監察其執行情況。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贊成「雙信封制」技術與價格七三比評分的安排,認為有助吸引擁有先進技術的供應商落戶香港。他稱沙嶺數據園區並非普通的數據中心,而是新一代的算力中心,設計方案非常重要,希望能夠找到最好、擁有最先進技術的供應商參與項目,「各方面的硬件配套,甚至運算邏輯,都會影響數據中心或超算中心的功能,所以希望通過今次『雙信封制』,能幫我們選擇更好的科技方案。」
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顧問主管李婉茵表示,政府考慮的是產業發展後的經濟效益,而不是單純一次的賣地收入。數據中心營運商若缺乏在香港做土地開發、物業開發的經驗,可夥拍香港以至內地發展商參與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