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中國底氣 已建立多元大豆進口體系

時間:2025-10-09 05:02:53來源:大公报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白明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中國近年來已經在主動調整大豆進口策略,降低對美國大豆的依賴。當前,中國已建立多元化的大豆進口體系,巴西、阿根廷等國成為重要供應方之一。如果未來美國想恢復對華出口,需從現有供應方,比如巴西、阿根廷手中爭奪市場。

  白明認為,破解當前困局的關鍵在於「解鈴還須繫鈴人」。他呼籲,美國需摒棄關稅霸凌與單邊主義,需要以平等姿態與中國開展磋商,通過對話妥善解決經貿分歧。唯有如此,才能重建中美大豆貿易的信任基礎,讓美國農業產業與整體經濟切實受益。

  國產大豆年產量逾2000萬噸

  國際關係學者邵永靈認為,現在要不要進口美國大豆,主動權掌握在中國手上,中國有不少替代供應方。今年前8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了逾5000萬噸大豆,佔中國總進口量的71%;阿根廷最近宣布取消本國大豆26%的出口稅,中國在48小時裏就簽下130萬噸訂單。更關鍵的是,中國國產大豆產量連續三年超2000萬噸,這一切有助中國擺脫了對美國大豆的依賴。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研究員陳海峰介紹,中國大豆擴種成效顯著,播種面積由2021年1.26億畝增加至2023年1.57億畝,總產由1639萬噸增加至2084萬噸。大豆擴種成效主要來自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和輪作,對緩解中國食用植物油和飼用蛋白的進口壓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除了擴大大豆種植面積,還積極推動菜籽粕、棕櫚粕等非豆粕蛋白飼料的應用,以降低對單一作物大豆的依賴。近期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提到,到2025年,飼料中的豆粕用量佔比將降至13%以下。\大公報記者朱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