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餐廳與狗❸ /餐廳可劃分寵物區 免影響他人

時間:2025-10-07 05:01:39來源:大公报

  左圖:狗主呂先生表示,現時跟愛犬外出用餐,只能將犬隻放在餐廳之外。右圖:有主人帶同寵物犬光顧餐廳,只能坐在店外位置,不能進入食肆。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港住戶飼養的貓和狗數目分別為18.41萬隻和22.11萬隻,合計約有40.5萬隻,較2005年幾乎翻了一倍,衍生的寵物經濟潛力巨大。但本港寵物友善餐廳卻不足100間,現時《食物業規例》仍禁止狗隻進入餐廳。

  大公報記者走訪各區了解各界意見,大部分均贊同准許狗隻進入餐廳的新例,並希望劃分區域,以免影響其他客人。有地產界人士表示,相關措施對經濟有提振作用,可帶旺地舖銷情。立法會議員則指《食物業規例》需即時檢視,讓新措施能盡快順利推行。\大公報記者 余風、盛德文、蘇荣(文) 盛德文、盧剛昌(圖、視頻)

  周末時分,狗主呂氏夫婦帶同愛犬來到將軍澳的咖啡店用餐,但坐在寵物車的愛犬卻要放置在餐廳界線的公眾地方,不能與主人同坐。呂先生指按《食物業規例》,若食肆讓狗隻進入餐廳,相關餐廳會被罰,據他所知西貢有不少食肆因此受罰。法例以外,「最大的阻力源於顧客,有些人不愛狗,又無養狗。」呂先生坦言,有些不愛狗的客人會不斷投訴,餐廳亦感為難。他指食環署需修改相關法例後,才可推出讓寵物進入餐廳的新牌照,希望該署能盡快修例,並且在餐廳內劃分清楚寵物用餐的範圍。

  狗主憂坐戶外辛苦

  「現時餐廳既怕客人投訴,又怕被狗進入會吊銷牌照。」狗主黃小姐透露,帶狗去餐廳常被拒於門外,部分寵物友善的餐廳亦只可坐外圍,「戶外無冷氣,好辛苦。」她支持發牌,惟怕會「等得耐」,立法會有阻滯,她認為餐廳可分隔寵物區,不騷擾其他人,強調世界多個地方都讓狗隻進入餐廳,香港應該跟隨。

  「有些餐廳說是人寵共融,但又不給寵物入內,覺得是借寵物(名義)消費愛心。」狗主麥小姐坦言該些餐廳會劃一條線,愛犬不能與主人同座。「希望可以快點實行新措施。」她指政府預備立例的情況下,食客間可以互相包容,餐廳亦可適時逐步推行,而狗主一般都會照顧好自己的「毛孩」,如餐具都會自備。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狗隻可以帶入餐廳的新措施,令業界「拍爛手掌」,不但餐廳拓展生意,亦帶旺有露天範圍的地舖租金。如果餐廳推出狗隻專屬餐單,可刺激主人留港消費。他又認為相關措施除帶旺食肆外,亦帶旺寵物店及獸醫行業,對「成個經濟是好事。」他建議有關部門應以餐廳的空間、衞生環境及意外處理手法為衡量發牌原則。

  「條例要改啦!」立法會議員陳仲尼早前於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希望政府檢視現況並修改《食物業規例》。他表示,政府30年前訂立禁令,是基於狗隻可能污染食物或傳播狂犬病,惟香港已有約40年無狂犬病病例,加上現時全球趨向寵物友善,認為香港應與時俱進。對於北上的港人,陳仲尼認為該政策能刺激本地消費,因寵物從內地返港檢疫期長,又不願將寵物留在家中,因而更傾向在香港與寵物一起消費玩樂。

  議員倡戶外設座位餐廳先行

  陳仲尼指出面積狹小、座位擁擠的餐廳,以及燒肉店、燒烤店、火鍋店等存在安全風險,或處於商場禁帶狗入內的餐廳,可能不適合提供寵物友善服務。他又指獲批允許狗隻進入的食肆需有明確標識;並建議先讓有戶外座位的餐廳試行。

  對於人寵共處的餐廳,陳仲尼表示需通過規定餐廳面積與狗隻數量比例、要求狗坐狗車或用袋裝(小型犬)等方式,降低對其他市民的滋擾。即使是不喜歡狗的顧客,若餐廳服務好,可能在無寵物時再次到店,或通過外賣平台購買,餐廳仍能保留這部分客源。此外,他認為餐廳和食環署巡查人員需檢查狗隻有否注射狂犬病疫苗、有無晶片紀錄;並嚴格監管寵物不能使用客人的座位及餐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