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年大閘蟹進口數量
內地大閘蟹時隔多年,終於可以再直運香港。有本港進口商表示,前晚(2日)取得首批來自江蘇的大閘蟹,昨日(3日)正式公開發售,不用再採取先外銷至韓國等地、再轉運抵港的迂迴方式,有助縮短運輸時間及降低成本,令大閘蟹零售價較去年減少一成多。舉例五両重的大閘蟹售88元,市民可憑更相宜價格品嘗大閘蟹。
環境及生態局昨日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證實,首兩批共300公斤來自江蘇省的大閘蟹,已經直接從內地運抵香港。特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政府提供協助,讓進口安排更暢順。有零售商預期,適逢國慶及中秋節假期,不少市民購買大閘蟹聚餐及送禮,銷量可望上升兩至三成。\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在2016年,曾經驗出一批太湖大閘蟹含有輕量致癌物二噁英後,已連續多年沒有內地大閘蟹直運到港。本港進口商自2019年起採取迂迴方式,將大閘蟹由內地外銷至韓國等地,再由當地轉運到香港,自去年開始也有將大閘蟹經馬來西亞進口,另外也有少量大閘蟹來自日本。
特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協助
《大公報》過去多年來持續報道跟進內地大閘蟹何時恢復直接供港,多間本地進口商反映,運輸費佔經營成本一成多至兩成,被迫轉嫁消費者,期望可盡快直銷減輕營運成本,讓市民可以更相宜的價錢購買內地大閘蟹。
據了解,特區政府與國家海關總署一直就內地大閘蟹供港安排保持溝通。環境及生態局昨晚回覆查詢證實,今年蟹季有大閘蟹已經直接從內地進口至香港,首兩批共300公斤,來自江蘇省,相信內地大閘蟹直接供港將有助縮短運輸所需時間,降低業界的營運成本,並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特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政府提供協助,讓進口安排更為暢順。
現時,食物安全中心已盡量簡化在進口層面檢測大閘蟹的程序,養殖場首批進口的大閘蟹,如檢測結果合格便可推出市場發售,同一養殖場於該年往後批次的大閘蟹,一般不需再在進口層面作檢測,有關安排自2017年起實施,一直運作暢順。零售層面方面,食安中心會透過恆常的食物監測計劃,按風險為本原則抽取大閘蟹樣本作檢測。
供應商:售38元至250元
資料顯示,食物安全中心在過去五年(即2021年至2025年10月3日),合共檢測543個大閘蟹樣本,除了2022年曾有一個樣本的獸藥殘餘超標外,其餘樣本均通過檢測,反映內地大閘蟹品質優良。
本港大閘蟹供應商、三陽泰負責人張繼鋼向《大公報》表示,前晚(2日)接收來自江蘇洪澤湖大閘蟹約1600隻,全部品質優良,並附有出口商的防偽標籤。他向大公報記者展示一份內地相關部門發出的出入境檢疫衞生證書,顯示該批大閘蟹由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出口,並在本周四(2日)直接空運到香港。
張繼鋼表示,對比以往要透過迂迴方式,內地大閘蟹要先外銷至韓國或馬來西亞等地,現時直運香港可以減省運輸費,營運成本將下降一成多,零售價可以作出相應調整。剛接收的新一批大閘蟹由三両至七両重不等,售價由最細的一隻38元,至最大的250元不等,當中佔主流是五両重蟹,每隻售88元,期望調低價格後銷情可以更好。
零售商料銷量升逾兩成
大閘蟹零售商、位於九龍城的永富食品公司負責人陳錦輝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今年內地大閘蟹當造,品質特別優良,蟹膏肥美。上周四(25日)率先進口一批來自江蘇興化市養殖場的大閘蟹,經韓國轉口抵港,平均四両至五両半重,銷情十分理想。他估計跟今年閏月國慶及中秋節假期接近有關,不少市民購買大閘蟹來聚餐或送禮,他相信隨着新一批內地大閘蟹可以直銷香港,價格作出調整後,銷量可望上升兩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