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美爆膏的內地大閘蟹,深受港人甚至海外遊客歡迎。立法會議員何俊賢認為,近年業界與政府持續溝通優化進口機制,內地大閘蟹各項檢測數據理想,可以恢復直運香港,預料將為市民、餐飲業及內地大閘蟹國際化,帶來多重效益。
何俊賢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業界始終積極爭取恢復直供,因為大閘蟹轉運外地,「遊飛機河」到港導致價格更高,而且相比直接輸入,新鮮程度也會打折扣,恢復直供將降低進口成本,為市民提供「又正又平」的大閘蟹。
何俊賢指出,過去五年與立法會前議員黃定光、立法會議員黃英豪,一直積極跟環境及生態局聯絡,探討優化抽檢機制及打擊走私大閘蟹。目前有大概五年的數據顯示,到港內地大閘蟹大致上沒有不符合檢測標準的情況,兩地單位透過不斷溝通協調,恢復直供具備各項數據及措施支持。
促加強打擊走私蟹水貨蟹
他認為,恢復直供將為香港帶來巨大效益。首先,市民可以吃到更新鮮、更物美價廉的大閘蟹;香港有「美食天堂」之稱,餐飲業將受益;香港食物安全標準嚴格國際知名,內地大閘蟹直接供港等同產品落在聯通國際的落腳點,有助於內地大閘蟹品牌國際化,透過香港加強協同效應,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隨着內地大閘蟹恢復直接供港,何俊賢指出,香港方面需要做好食安監管,例如要加強打擊走私蟹、水貨蟹,避免帶來食安風險。他亦呼籲社會改變對大閘蟹的認知,不要因為早些年的食安事件及媒體渲染為其打上負面標籤。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富臨集團的執行董事楊振年接受訪問時表示,餐飲業界十分歡迎內地大閘蟹恢復直供香港。他稱每年秋天的蟹季,本地餐飲業界都會推出大閘蟹套餐或放題,但近年愈來愈多港人北上購買大閘蟹,京東近期更在深圳四個口岸設大閘蟹自提點,對香港餐飲業構成一定影響。如果有陽澄湖或其他上海周邊產地的大閘蟹能直供香港,相信對香港餐飲業有很大幫助,希望在中秋節之後的大閘蟹蟹季,能夠幫助香港中餐業界能夠在大閘蟹價格上更有競爭力。\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禹含、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