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樂 活/《戲台》上的你我他\潘 少

時間:2025-09-30 05:02:27來源:大公报

  圖:《戲台》劇照。

  改編自同名話劇的《戲台》是近期最能引人思考的電影之一,值得一刷再刷。它延續了舞台劇的精巧結構與濃縮張力,又藉由影像語言的轉換,使觀眾能更直觀地感受到其中的隱喻與諷刺。

  故事表面上以戲班子內外的日常為線索,角色們插科打諢,彼此間的爭執、妥協、互相調侃,營造了諧趣的氛圍。但在笑聲背後,卻是時代的重壓、命運的捉弄以及個體的無力。導演在處理節奏時特別高明──當觀眾被一個笑點逗樂時,下一秒又可能因一句台詞的分量而陷入沉思。喜劇的核心其實是悲劇,那份笑中帶淚的感受,是電影最打動人的地方。

  《戲台》的角色群像格外出彩。每一位演員都表現出極高的水準,把角色的性格立體化。那位總愛逞口舌之快的小角兒,那位看似世故卻又藏着柔軟心腸的老伶人,還有看透世事卻不得不低頭的掌班,無一不是時代荒誕縮影的投射。觀眾看着他們在戲台前後折衝,忍俊不禁之餘,心裏也難免發酸,因為在他們身上多少都能看到自己──努力掙扎卻又不得不妥協的無奈。

  影片最令人稱道的地方,在於它保持了話劇的張力,同時利用電影語言拓寬了表現的層次。這種「戲中有戲」的結構正好呼應了整部電影的核心隱喻: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一位身處大戲中的角色?我們的喜怒哀樂,往往也只是時代舞台上的一段插曲。

  一向嚴苛的豆瓣網,對《戲台》給出了八分的高分。這不是因為它娛樂性有多強,而是因為它觸及了觀眾的心底。笑聲是表層的回應,真正留下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共鳴:笑的是台上台下,笑的是無奈與心酸,笑的正是時代中的自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