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大傑出青年選舉」以「敢夢持熱,百煉成傑」為主題,希望帶出香港青年在熱忱追夢的過程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千錘百煉中寫下屬於自己的傳奇。獲選者包括香港青年口琴家李俊樂、香港殘疾人士羽毛球隊總教練陳仁傑、女子空手道個人形運動員劉慕裳、香港首席門將葉鴻輝、免疫及過敏科專科醫生李曦、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鄺文傑、多元音樂人盧宜均、立法會議員黃俊碩、著名粵劇花旦林穎施,以及青年創業家廖舒衡。
葉鴻輝:要保持不服輸心態
十位獲選者中有三位屬現役及前香港隊運動員。劉慕裳2020年贏得東京奧運空手道女子個人形項目銅牌,2024年成為女子空手道個人形「世一」,更在今年世界運動會空手道女子個人形項目中勇奪金牌。她不斷挑戰自己,目標在即將到來的世錦賽上取得冠軍榮譽。她11歲接觸空手道,經歷了勢如破竹的成功和陷入瓶頸期和失敗時的迷茫,逐漸感悟到天分之外後天的努力的重要性。2017年劉慕裳憑藉高難度套拳「爆冷」擊敗80多場連勝的日本選手清水希容,她以自身經歷勉勵香港年輕人克服內心恐懼,遇到困難要以勇於冒險和挑戰的心去面對。
另一位傑青運動員香港足球代表隊門將葉鴻輝,是繼1977年郭家明後第二位獲選傑青的香港足球運動員。2009年東亞運動會決賽,葉鴻輝撲出關鍵一球,為香港代表隊贏得首面國際賽事的金牌,創下歷史時刻。他代表中國香港足球代表隊在國際A級賽上陣超過100次,發言時回憶在亞洲盃外圍賽主場時刻有四萬多球迷入場支持,感受到足球凝聚了香港社會,體現了香港精神。「只有不輕易服輸的心態,無論是足球場上,還是人生其他階段,保持這份鬥心,堅持下去,拚出香港人的精神。」
「運動不僅是競技,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在不同階段,不同崗位,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堅持不懈,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香港殘疾人士羽毛球隊總教練,前羽毛球中國香港隊代表陳仁傑以運動員生涯中兩次無緣奧運會,轉型做教練後帶領港將在2024年巴黎殘奧奪得銀牌的故事,傳遞了在追求理想和目標的路上,付出最大努力裝備自己,並把握每一個機會的精神。
除此之外,獲獎者當中還有熱衷義工服務和推廣急救護理技能,在立法會工作中仍兼顧教授會計專業課程,相信有意義的事就應該和值得去做,期望為社會帶來正面和積極的影響的立法會議員黃俊碩;以「搏盡無悔」精神行醫,建立香港公立醫療首個成人免疫及過敏專科,幫助有免疫及過敏症狀病人透過新療法過正常生活的李曦醫生;2003年會考十優狀元,「天之驕子」轉型成為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相信人生永遠不會太遲,確定自己的熱愛,相信自己有無限可能的鄺文傑;以及從零開始,以恆心和信念創造自己的價值的青年創業家廖舒衡。
「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25」籌委會主席連冠鴻說:「今屆十位傑青都熱愛香港,因為他們的夢想都在香港萌芽。最令我感動的是,他們都以香港為家,以國際水平和經驗,發揮專長服務香港,真正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香港精神實踐出來。」\大公報記者 陸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