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市早苗(中)4日勝出自民黨總裁選舉後,起身致意。\美聯社
日本自民黨4日舉行總裁選舉,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最終勝出,成為自民黨首位女總裁,並有望在10月15日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分析人士認為,高市作為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此次能勝選,體現了自民黨和日本社會進一步右傾化。她上台後將面臨「朝小野大」、國內民生、外交關係等多重挑戰,執政之路恐不會平坦。
【大公報訊】當天自民黨總裁選舉經歷了兩輪投票。在第一輪投票中,295名自民黨國會議員每人一票,各地黨員和「黨友」即註冊支持者按比例折合成295張地方票,共590票,得票過半者當選。由於5名候選人無一在首輪投票中得票超過半數,高市和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分別以183票和164票居前兩位,進入第二輪。
麻生太郎成「造王者」
在第二輪投票中,295名自民黨國會議員仍是每人一票,日本47個都道府縣自民黨支部聯合會各有一票,共計342票。最終,在341張有效票中,高市和小泉分獲185票和156票,高市當選自民黨第29任總裁。
國會議員票方面,高市在第一輪中處於劣勢,但在第二輪中卻以4票反超小泉。日媒指出,目前自民黨內唯一未解散的派閥「麻生派」的領導人、前首相麻生太郎此前就表示,在第二輪投票中,應支持首輪獲得黨員和「黨友」票更多的候選人。該派閥有43人,多名「麻生派」成員透露,麻生太郎認為,有必要進一步鞏固對秉持保守政治理念的高市的支持。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自民黨自195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女總裁。高市4日傍晚舉行記者會,稱當選自民黨新任總裁,將會給該黨帶來改變,將致力於恢復民眾對自民黨的信任,並將就高物價等經濟問題、外交、國際安全保障問題在黨內進行充分討論。高市稱,「我會拋開所謂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不斷工作。」
無力解決高通脹等民生議題
現年64歲的高市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之一,在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決勝輪中敗給辭職下台的現任首相石破茂。她在外交安保方面保守強硬,主張提高防衛費、修改日本戰後和平憲法、實施嚴格的「外國人政策」等。
分析認為,高市在選戰期間多次聲稱訪日外國人頻現不當行為,以排外主張拉攏黨內保守派支持。因此高市當選,是自民黨更加右傾化和日本社會進一步保守化的表現。
日本預計於10月15日召集臨時國會舉行首相指名選舉。雖然自民黨所在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眾參兩院均已失去多數地位,但由於各個在野黨之間分歧嚴重,難以形成聯盟,因此高市大概率將接替石破茂成為日本首相。由於高市本人立場極右,立場偏向溫和保守的公明黨作為自民黨的長期執政盟友,其態度變得十分關鍵。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研究員、日本前眾議院議員小池政就認為,相較於自民黨的團結與否或是黨內鬥爭,大多數日本國民更關心新政府是否能有效應對高通脹、老齡少子化等問題。
在外交領域,高市承諾加強美日同盟關係,但近日表示,如果與美國的貿易協議不符合日本的利益,不排除與美國重新進行談判。
高市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在「慰安婦」等歷史議題上態度強硬,鼓吹「中國威脅論」。韓媒指出,高市上台,韓日關係「亮起紅燈」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日本輿論分析稱,高市因其右翼政策主張獲得保守派支持,但「過右姿態」也會成為不利因素,如果被落實到實際政策上,將激化日本與周邊國家的矛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4日表示,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和共識,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把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定位落到實處。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