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房條例草案》順利通過,預計明年3月起推行,大量不合規劏房改造在即,業主與租客各有憂慮。包租妹出租仔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陳顯熹前日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因尚未公布登記及改裝的具體細節,業界普遍未開始主動改裝,不過其公司所有新單位都會按照政府建議的八項要求進行裝修,包括最低單位面積、獨立廚廁等。
「究竟應該找哪些專業人士?認證流程和申報表格怎樣做?還是等細節出台再改造更穩妥。」陳顯熹表示,市場上須改裝的單位數目較多,且距明年3月登記期僅餘半年,業界憂時間緊張,希望近一、兩個月能有清晰指引公布。
對於市民普遍擔心的租金轉嫁問題,陳顯熹表示,現時在租管規定下,漲租有一定比例限制,但他估算未來每個單位或需10萬元裝修,相信費用壓力主要由業主承擔,聘請專業人士成本更高,他希望簡化相關流程。
不少租客對未來租金、被迫搬遷等問題存在顧慮。土瓜灣劏房戶林先生現居於面積約8平方米的劏房,單位唯一窗戶正對後巷,通風成大問題,他向大公報記者說,業主早前要求他須在明年6月前搬走,不過因申請的簡約公屋獲批准,預計他今年底就可入住。
碩士畢業後留港工作的蕭先生,目前住在筲箕灣唐樓一間不足八平方米的劏房內,每月租金加上水電費共約3600元。他稱,畢業後想靠自己獨立生活,而初入職場工資不高,只能尋找價格低廉的劏房,有個落腳點即可,「若明年實在沒辦法,只能硬着頭皮搬走,屆時希望政府能幫助劏房住客搬遷、或是給予一些補償等。」\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