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立法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4年間,港式茶餐廳及中式餐館數量均下跌7%,港式茶餐廳有2370間,中式餐館則有2100多間。而不設座位的外賣店舖由2014年的1570間,激增39%至去年的2180間,日式及韓式餐廳,錄得22%增長。一邊減另一邊加,食肆的總收益,由疫情前的1124億,輕微下降至1094億港元。
有關數字反映香港飲食市場正在轉型及市民飲食習慣轉變,特別是疫後,網上外賣平台普及,加上「兩餸飯」店舖興起,傳統港式茶餐廳及中式餐館生意無可避免受到影響。值得留意的是,日式及韓式餐廳生意額錄得可觀增長,反映經營者主動適應及配合市場轉變。
坊間有某些評論認為,受北上消費潮影響,造成飲食市道不景氣。其實,北上消費要付出時間及車費成本,並非每日都有大量市民北上消費。數據顯示香港飲食業整體收益改變不大,只是部分傳統方法經營的食肆被淘汰,留下來的都是能夠求變識變,提供迎合市場的服務。無論任何市道,飲食業都能找到自己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