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香港段初步方案
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香港段項目將於2035年開通,屆時由洪水橋至前海車程只需15分鐘,可以便利兩地居民交流,大幅提升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銜接。路政署將於本月底至下月初,在深圳、廣州及香港舉行三場簡介會,介紹該鐵路項目,即將邀請業界提交意向書。
連接洪水橋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全長約18.1公里,全線以地下形式興建,共設五個車站,走線由現正興建的屯馬綫洪水橋站西面出發,途經厦村和流浮山,跨越后海灣經深圳灣口岸連接至前海,全程只需15分鐘。
香港境內設三個車站,分別位於洪水橋、厦村及流浮山,深圳境內設兩個車站,分別位於深圳灣口岸及前海。兩地政府的目標在2035年同步開通港深西部鐵路香港段和深圳段,香港特區政府正就項目進行勘查研究工作,有關費用逾3.3億元,目標是讓項目具備條件於2027年招標,爭取於2034年完成工程建設,並隨即進行聯調聯試,2035年開通鐵路。
路政署昨日公布,將於本月25日、下月1日及7日,分別在深圳、廣州及香港舉行簡介會,介紹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香港段項目及即將邀請業界提交意向書的詳情。
與深圳「同步建設 統一運營」
路政署表示,邀請有興趣參與項目的相關業界團體,包括承建商、營運商、顧問公司、鐵路系統供應商及列車製造商等代表出席簡介會,又期望透過簡介會吸引更多內地、本港以至海外業界團體對項目的關注及興趣,並踴躍提交意向書。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早前表示,港深西部鐵路由洪水橋至前海的香港段工程,將會與深圳有關部門,按照「同步建設、統一運營」模式緊密合作,積極探討善用內地方式和能力建造項目,實現制度上的突破,目標今年下半年發出邀請意向書。
政府早前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根據初步估算,港深西部鐵路在開通初期及遠期每日的總客流量(包括跨境及本地)可達約29萬至約38萬人次,會帶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特區政府會於下一階段進行詳細成本估算,屆時亦會進一步評估其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