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環綫小檔案
北環綫提速提效發展,特區政府擬引入國家鐵路標準,結合香港標準,更新為「灣區標準」,有利吸引內地成功的企業參與工程,引入創新技術。
路政署昨日表示,國家標準領先國際,適合以北環綫項目為契機納入國家標準,強調國標符合安全要求,內地標準包括鋼結構、混凝土設計及信號系統等適用香港,但部分要按香港情況調整,包括考慮應對颱風及沉降等因素。新規劃加新標準,政府目標是將北環綫建造成本降低兩至三成。\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為推動北環綫項目提速提效,政府有三大突破安排,當中包括引入與鐵路建造相關的內地標準、做法和資源提升建造效率;在路政署設立專責小組處理審批,精簡項目整體流程和加快程序。
路政署署長邱國鼎昨日表示,香港鐵路標準一向是集全世界的優質,傳統上香港會參考歐洲或英國標準,現時國家鐵路標準已達到世界標準,更領先國際。他認為,可以藉北環綫跨境項目的契機,引入國家標準,結合香港標準,目標成為灣區標準和世界標準。
打造灣區及世界標準
他說,國家標準大部分適用於香港,例如工程上混凝土結構、鋼結構、信號系統、地基設計,有部分則要因應本港地理環境進行調整,包括風力及地質要求,應對颱風及土地沉降。而香港在鐵路運營上很出色,北環綫項目會保留這些原有優勢。
邱國鼎表示,透過納入內地標準,更新香港的標準,可以容許國家一些做得很成功的研究院或承建商,甚至央企,利用創新的技術參與本港的鐵路項目建設。他希望整條北環綫支線,以至將來主線的工程都能採用內地標準,港鐵與政府簽訂的協議已列明,如果將來用新標準,能有效節省成本和時間,第二部分協議能進行相應扣減。
邱國鼎表示,國家標準滿足本港消防、機電,以及《建築物條例》和《建築地盤(安全)規例》等法規安全要求,毋須改動任何法例。被問及如何監管工程安全,邱國鼎表示,香港的優良建築傳統通常是會有一隊獨立的駐地盤人員,審視重要關鍵程序。在新標準下,會繼續有一隊駐地盤人員做工地質量和安全檢查。
邱國鼎表示,政府已邀請香港建築科技學院參與制訂新的鐵路標準,有關工作正在進行,希望可以盡快完成,相信香港建築科技學院亦會邀請內地顧問提供協助。
主線支線產生協同效應
為加快北環綫發展,路政署將成立專責小組審批整個北環綫項目,邱國鼎表示,以往所有鐵路項目都需要屋宇署審批,但通過屋宇署署長賦權後,路政署可以作為單一窗口專門處理,配合項目的進度進行審批,相信能優化整個程序。專責小組會有工程師、屋宇裝備人員等相關專業團隊做審批,亦會有屋宇署的專業人員。
他又提到,支線的法定程序需時約20個月,預計2027年初正式動工,主線及支線同步進行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減省成本,亦可共用車廠、信號及通訊系統等,同時加快機器及物料的審批程序。
被問及主線會否考慮分階段通車,邱國鼎表示正與港鐵商討,當局不會放棄爭取,但涉及兩方面考慮,包括工程因素及要視乎人口配合,如果乘客量不足,將對財政構成一定壓力,按現時的規劃及沿線地區的人口輸入情況,2034年通車能滿足基建先行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