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留學香港2/專家倡設留學香港辦事處搶尖子

時間:2025-05-25 05:01:22來源:大公报

  圖:隨着國際地緣政治出現變化,令不少頂尖教研學者和優秀學子將香港作為工作和升學的選擇。

  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大學人才輩出,實力雄厚,有五間大學名列「世界大學」前百名,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具獨特優勢。近日美國發生哈佛大學被禁收國際學生事件,正好成為香港吸納尖子的良機。

  有大學校長及立法會議員表示,國際局勢動盪,令更多人才想來港工作,為大學挖掘更多優秀人才提供了契機,亦將吸引到更多優秀的海外學生來港升學及規劃職業生涯。不過,香港的大學在世界排名雖高,但人口面臨少子化,要為未來的人才儲備未雨綢繆,吸引更多外國學生來港升學。建議政府設立專責推廣留學香港的辦事處,聯同各界以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各大院校抱團出海共同打造留學香港的品牌。\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文、攝錄)林良堅(圖) 融媒組(製作)

  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大學人才輩出,實力雄厚,有五間大學名列「世界大學」前百名,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具獨特優勢。近日美國發生哈佛大學被禁收國際學生事件,正好成為香港吸納尖子的良機。

  有大學校長及立法會議員表示,國際局勢動盪,令更多人才想來港工作,為大學挖掘更多優秀人才提供了契機,亦吸引到更多優秀的海外學生來港升學及規劃職業生涯。香港的大學在世界排名高,但人口面臨少子化,要為未來的人才儲備未雨綢繆,吸引更多外國學生來港升學。建議政府設立專責推廣留學香港的辦事處,聯同各界以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各大院校抱團出海共同打造留學香港的品牌。

  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早前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最大的優勢是國際化,很容易邀請到世界各地的教授前來。隨着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對學術及科研界的衝擊,令不少頂尖教研學者和優秀學子選擇來香港工作和升學,為香港挖掘更多優秀人才提供好的契機。

  中大冀5年內建研究生書院

  中大正密鑼緊鼓制定2026至2030年的學校規劃,重點之一就是建設人才樞紐,當中教學尤其重要。中大將繼續投放更多資源在搶人才和擴闊生源,隨着愈來愈多非本地生來港攻讀研究生課程,對校舍等資源的需求也增加。目標未來3到5年內創建首間研究生書院,「書院制能為學生帶來全人教育,未來會籌建更多的研究生書院」。

  為了擴闊生源,中大近年主動到各國推介香港教育,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大學的非本地本科生限額提升至40%,中大現時最新比例為23.6%,「中大都升得幾快,但因受制於宿位等配套因素,不能升得太快。」

  盧煜明強調,未來會繼續擴大招生規模,招收更多精英學生,致力吸引更多不同地區的優秀學生來港升學,希望提供更多機會給以往較少有學生來港讀書的地區,例如我們有一些創新性項目,包括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的重點學校,邀請他們的輔導升學老師來香港,多認識一下我們,覺得中大可以是他們學生未來升學的其中一個選項,「未來我們在這方面會做得更多,選擇更多的地區和學校作推廣。」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表示,香港面臨少子化,需要未雨綢繆,加強人才儲備,吸引更多外地生來港升學,打造教育樞紐。對比十年前數字,中學文憑考試(DSE)考生有超過7.4萬人,但去年DSE考生已降至約4.3萬人;去年本港出生率只有3.25萬人,這批嬰兒未來上大學時,有部分未必會留在香港升學,「在少子化的挑戰下,香港要有豐富的生源,全世界都在搶生源,香港其實已經是遲了起步」。

  留學辦可加入不同政府部門

  周文港指香港的高等院校質素非常高,有五間大學排名在全世界百名內。在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得兩間,韓國得兩間,中國台灣是0。即使傳統的留學國家,如澳洲只有6間,新西蘭是0間,英國有12間。若將香港與內地7間排名世界前百名的大學相加,合共有12間大學,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有非常好的優勢。

  周文港建議政府設立專責推廣留學香港的辦事處,並聯同各界以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教育局過去以規管教育為主,未來在教育服務推廣方面,建議設立專責留學香港的部門,加入商經局、貿發局、駐外經貿辦等部門,除了政府出公帑營運,各大院校都要一齊努力,從招收非本地生學費中抽取一定比例收入作營運推廣,「我哋一定要抱團出海,不要單打獨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