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與祖國同行 港商故事/曹光彪率先內地設廠 支持改革開放 「對國家有利,虧掉投資也值得」

時間:2025-05-21 05:01:29來源:大公报

  左圖:1978年,曹光彪主動向中央提出在內地設廠,並引入先進的毛紡設備和技術。中圖:曹光彪曾表示:「只要對國家有利,哪怕虧掉投資也值得做。」右圖:曹光彪多次為內地科技及教育捐出巨款,臨終前更把名下全部財產捐贈給清華大學。

  「只要對國家有利,哪怕虧掉投資也值得做。」這是著名愛國企業家、永新集團創辦人曹光彪數十載商海浮沉的心聲,也道盡了他的家國情懷。

  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素有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光榮傳統,每逢重要關頭都挺身而出為國擔當、為國分憂。曹光彪一生愛國愛港,不僅在抗美援朝時期,義不容辭為國家輸送急需醫療物資,改革開放伊始,更是首位赴內地投資設廠的港商,以實際行動支持祖國建設。\大公報記者 劉遠

  曹光彪1920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寧波市鄞州區下應鎮曹隘村。小時候每天放學後便到父親開設的呢絨店學做生意,17歲時因母親去世、父親多病,店裏的生意不景氣,被迫中途退學,開始幫手打理生意。抗戰勝利後,曹光彪生意越做越大,生產的精紡毛織物暢銷全國各地。

突破禁運 支援抗美援朝

  在上海經商時,曹光彪曾聘用猶太難民擔任銷售員,並與他們結下深厚情誼,這個特殊的人脈網絡,也成為後來突破港英當局禁運的關鍵。1950年,曹光彪來到香港在中環開設貿易公司,主要從事進出口生意。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聯繫到這些猶太故交,懇請他們幫忙收集祖國急需要的物資。

  「藥品、五金、工具……當時什麼都缺,什麼都買不到。」曹光彪幼子曹其東回憶道。通過前猶太僱員,曹光彪採購到藥品、五金等緊缺物資,並突破封鎖輸入內地,為抗美援朝戰爭和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戰爭結束後,曹光彪在1954年開辦了太平毛紡廠,成立東亞太平毛紡廠,身為老闆事事親力親為,親自當「推銷員」,成功打通歐洲市場。他隨後在1964年成立永新企業有限公司,數年內先後收購11家針織廠,成立南洋針織成衣製造公司,在毛里求斯、葡萄牙、南非、印度等地投資設廠,一手創立其毛紡王國。

1978年珠海建廠引進新技術

  曹光彪在百年人生中經歷了風風雨雨,但最讓他引以為傲的還是中國改革開放時,致函中央請求在內地設廠一事。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之前,他便主動向中央提出,希望支持他在內地設廠,引入先進的毛紡設備和技術,為「中國人也能穿上好衣服」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曹光彪的建議得到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重視和支持。1978年,曹光彪斥資數百萬港元在廣東省珠海市成立了「香洲毛紡廠」,開創「來料加工」和「補償貿易」先河。

  當時的投資環境並不明朗,不僅內地未有明確法規,外資亦在觀望,長子曹其鏞更反對這「冒進的舉措」,然而曹光彪力排眾議,直言「必須得做,哪怕虧掉投資也值得做,因為這對國家發展有用。」事實證明了他的眼光,香洲毛紡廠僅用兩年便收回成本,更成功吸引許多中外合資企業赴內地設廠。隨後,曹光彪在內地陸續投資超過60個項目,涉及紡織、電子、化工等產業。

  2021年3月12日,曹光彪在香港港安醫院離世,享年101歲。其子曹其鏞、曹其東講述他的百年人生時表示:「父親人生百年,做了許多愛國、為國、強國的大事和好事,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