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消委會報告/網購陷阱!寵物半數患病

時間:2025-05-16 05:01:44來源:大公报

  圖:消委會建議有意飼養寵物的市民考慮以領養代替購買。

  不少港人視「毛孩」為家庭成員,網上關於萌寵的專頁近年越來越多,令不少人萌生飼養寵物貓狗的念頭,但到寵物店購買,動輒花費數萬元,網上購買寵物成為另一選擇。消費者委員會昨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網購的寵物90%無針卡、80%來源可疑,以網購寵物狗為例,患不同常見疾病比率由52%至86%,顯著高於寵物店的29%至78%,尤其犬病毒性腸炎、犬瘟熱等。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需提防「寵物釣魚」陷阱,避免買到不健康寵物,建議有意飼養寵物的市民考慮以領養代替購買。\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寵物需求在近年越來越大,據了解,寵物店出售的貓狗,不少都會附上出世紙或血統證明書等文本,但售價不菲,動輒上萬元,舉例約3個月至5個月大的玩具貴婦犬,售價1.1萬至2萬元,同齡的法國鬥牛犬,售價約1.5萬至2萬元。幼貓、幼犬於獲主人購買後,一般仍需在店內等到完成接種疫苗,才可帶離。不少人嫌麻煩,就鋌而走險,在網上或社交媒體網購買寵物。

  消委會籲市民領養代替購買

  消委會與漁護署於今年1月至2月,透過問卷成功訪問本港112名獸醫,他們回覆表示過去一年接獲求診的貓狗中,平均一半是主人透過網上購買。有獸醫指出,每10隻求診的從網上新購買貓狗中,平均有5隻狗、5.5隻貓患病或處於不良狀態,遠高於購自寵物店的平均3.3隻狗和3.9隻貓有病的比例。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寵物狗最常見的8種疾病,依次為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犬病毒性腸炎、皮膚感染、耳部感染、體外寄生蟲(例如跳蚤或蝨子)、腸道蠕蟲(例如鈎蟲或蛔蟲)及犬瘟熱,患病比率由52%至86%,顯著高於寵物店的29%至78%,當中以患有犬病毒性腸炎、犬瘟熱、體外寄生蟲的差距較大。

  至於網購貓隻最常見的8種疾病,依次為貓瘟、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腹瀉、體外寄生蟲(例如跳蚤或蝨子)、耳部感染、貓泛白血球減少症及腸道蠕蟲(例如鈎蟲或蛔蟲),患病比率由56%至89%,除了上呼吸道感染的比率與購自寵物店的相同外,其他的較在寵物店購買貓隻的高31%至78%。

  消委會在今年1至4月,以神秘顧客身份於社交媒體成功聯絡13個懷疑銷售寵物賬戶,當中5名賣家表示其出售的狗隻來自內地繁殖場或犬舍,落單後最快翌日或2日內可從內地直送到港,但普遍沒有說明運送途徑,售價由人民幣5000元至港幣46000元不等。另有5名賣家自稱是本地「私人繁殖」、3名賣家聲稱持有本地認可狗隻繁殖牌照,該等賣家出售的狗隻售價介乎港幣6500元至15800元。但3名賣家最終只有1人聲稱交收時會出示俗稱「黃紙」的《狗隻繁育者聲明書》副本,其餘二人均以不同理由推搪及無法出示。

  消委會署任總幹事何應富表示,有些商家提供的所謂針卡紀錄,有機會是造假,有些聲稱有「黃紙」,但消委會無法辨別真偽。他提醒消費者,這些情況有可能涉及詐騙。消委會建議有意飼養寵物的市民考慮以領養代替購買。

  網上賣家「牌照」或是偽造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切勿在網上購買來源不明的寵物,即使賣家聲稱持有有效牌照或許可證、合法來源證明和針卡等,亦可能是偽造。如決定購買寵物,應光顧信譽良好的持牌動物售賣商,確保所售寵物已接種最少2次疫苗和植入晶片、持有由本港註冊獸醫簽發的針卡,以及提供狗隻合法來源證明文件;購買前先了解寵物的健康狀況,包括檢查是否有明顯的感染或疾病徵狀,例如流鼻水、打噴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加、脫毛、腹瀉、有皮膚病或耳朵疾病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