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初創落戶/香港科研環境好 外地人才湧至

時間:2025-04-30 05:01:40來源:大公报

  圖:消防車被私家車阻擋,隨時影響救災。

  「香港現在的科研環境非常好」作為曾在科學園從事博士後研究的學者,潘教授親身感受到變化,「明顯看到排隊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香港探索自己的科研之路。」潘教授發現,許多新創立的企業逐漸科學園落地生根。

  至於人才,潘教授指出現在有不少的人才湧進香港,同時香港在電腦人才方面的獨特優勢,「在這裏工作可以自由接入國際互聯網,與國內外同行順暢交流。」

  2024年加入嶺南大學的潘飛教授認為,在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的窗口,憑藉雙語環境、便利簽證及金融資源,為國際合作提供了獨特優勢。政府通過InnoHK等平台大力投入資金,加之港科大等高校強調市場導向研究,深港產業鏈與大灣區機遇的結合,為年輕研究者提供了技術轉化與事業發展的廣闊空間,而這也是他決定來港的原因。

  跨學科創造更多知識

  談及創科人才培養,潘飛教授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創科就像做菜,光有理論不夠,必須動手寫代碼、做設計。」他指出內地正推動幼兒教育AI的科創的發展,讓孩子們從小接觸理解範圍之內科創產品,有利於培養興趣,相信香港未來也會引入類似教育。

  作為跨學科研究的實踐者,潘飛教授認為,現在已沒有學科能孤立發展,跨學科研究是推動技術進步的關鍵環節。潘教授舉例說明,他曾涉獵生物學、電腦編程等多個領域,正是這種跨界探索,讓他能夠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體系來解決不同領域的難題。「一定是跨學科才能把一些知識創造更多知識,創造更多技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