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傍晚,珠海拱北口岸入澳的人潮中,來自廣州的梁靜和丈夫帶着8歲的兒子,三人背包上掛滿十五運會乒乓球掛件,這是奔赴澳門觀賽的球迷標識。梁靜說,從廣州驅車至珠海,再步行過關抵達澳門,全程不到兩小時。澳門青年吳玉珊專程來廣州觀看田徑比賽。她的「全運之行」緊湊而高效─周五下班從青茂口岸過關,步行至珠海站,坐高鐵到廣州吃個晚飯,第二天看比賽,周日返程,時間剛剛好。交通基建的硬聯通,讓粵港澳三地居民的跨城觀賽得以輕鬆實現。
十五運會觀賽給了市民遊客開啟灣區遊的契機。面對觀賽遊熱潮,廣東順勢推出「全運+」城市旅遊線路,同時發展「票根經濟」,將觀賽門票、參賽證照等串聯起消費場景。近期,廣東啟動「粵享暖冬 樂遊廣東」消費季活動,隨着「廣東購物地圖」等發布,「跟着全運遊廣東」的熱度持續升溫。
在灣區另一端的澳門,「體育+」的融合效應則以更豐富的形態呈現。十五運會乒乓球決賽期間,澳門美食節、第七十二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同期上演。不少專程為感受乒乓球決賽熾熱氛圍的遊客主動延長留澳時間,開啟深度遊澳體驗。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林發欽表示,近期澳門系列盛事形成了顯著的疊加效應,充分彰顯「體育+旅遊+美食」模式所帶來的多元融合效益。\南方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