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備受全國民眾喜愛的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正在東莞車間生產中。\受訪者供圖;右圖:全運會開幕式現場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科技場景,背後都離不開灣區企業的技術支撐。圖為開幕式現場的燈光效果。\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11月9日晚,萬眾矚目的全運會開幕式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盛大啟幕。1300平方米的超高清LED巨屏、照度均勻度超過0.9的專業燈光系統、全場零延時的環繞音效,以及粵港澳三地賽事幾乎「秒級」同步的轉播,這一個個令人驚艷的科技亮點背後,都深深烙印着「灣區智造」的印記:燈光設備源自中山,智能機械人出自深圳,聲光電裝備產自廣州,無電製冷、精準室內定位由香港團隊研製……
這些「灣區智造」的優質產品,是開幕式順利呈現的堅實保障,更是全運會上不可或缺的「幕後主角」。業界專家表示,希望賽後能將創新技術銜接到灣區先進產業中。\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
為護航全運會,廣州本土音響設備企業銳豐科技幾乎傾盡全力。公司董事長王銳祥身兼開幕式總製作人,統籌創意製作與執行全流程,開幕式多名核心技術崗位也由銳豐班底擔當。
深圳機器人 實現高精度同步敲擊
「這次最大的難題是聲音延時,空場狀態下,六萬人場館的中低頻混響時間可達7秒。」開幕式音響總監陸秀冰告訴《大公報》,團隊針對性布置400多組音響設備,通過多點分布實現聲音直達,更研發帶有波導管結構的新型音箱,將能量定向輸出,成功破解聲場干涉與混響混亂問題。陸秀冰說,這一整套設計方案完全由廣州團隊自主研發,專為全運會定製,「這次真正體現了灣區力量。」
開幕式上,「青銅句鑃」的悠遠樂聲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三台人形機器人精準敲擊千年前青銅古樂器仿製品。這三位「機器人樂師」來自深圳優必選科技。其首席品牌官譚旻介紹:「演奏青銅句鑃與搬運物品完全不同。機器人需具備極高的協調和控制能力。」在演奏環節,團隊採用全身力位混合控制技術,並結合高精度視覺識別,實現了±2毫米的敲擊定位精度與10毫秒內的同步反應。
灣區中小企業亦嶄露頭角
大灣區中小企業也嶄露頭角。中山燈飾產業多家企業為全運會賽事「增光添彩」,小至體育場館內的燈光,大至開幕式上超高清LED大屏,不少都來自於中山製造。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周邊產品生產招標中,毛絨及玩具類共有7家企業中標,其中4家註冊地或生產基地位於有「世界工廠」和「中國潮玩之都」之稱的東莞。中標企業、港資企業東莞康達玩具禮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琳表示,企業共設計40餘款吉祥物產品,涵蓋20厘米、50厘米及掛件款式,並結合籃球、舉重等運動項目設計生產限量版公仔。
全運會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遴選130多款高科技產品。全運會籌備期間,組委會還曾面向廣東企業發布了一份「科技賦能場景對接清單」。「這是一份『接地氣、能落地、有後勁』的需求藍圖,更讓企業振奮的是『賽後留產業』的閉環設計。」廣東師大維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參與全運會的中小企業之一。公司專家夏吉喆表示,賽時其團隊將聚焦數字孿生時空智能技術服務,實現對場館內人流密度、設施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希望賽後能將創新技術銜接到大型活動的安全保障工作中,真正實現「賽時展科技,賽後留產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