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去年八月直擊肉檔用「生鮮燈」令瘀黑豬肉看似紅潤。
街坊買肉要小心!本港再次發現有不法商人將凍肉冒充鮮肉出售,不僅牟取暴利,更罔顧食物安全,隨時危害市民健康!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於前日(19日)起一連兩日,在葵青葵盛圍及將軍澳唐明街的兩間持牌新鮮糧食店,檢獲共約180公斤懷疑冷藏牛肉,並已即時銷毀。
此外,署方亦封存了約123公斤預先包裝的冷藏牛肉,以作進一步調查及檢測。涉事店舖的持牌人涉嫌將冷藏肉冒充新鮮肉陳列及出售,違反持牌條件,食環署正展開程序取消其牌照(俗稱「釘牌」)。\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盛德文(文) 葉浩源(攝錄)融媒組(製作)
事實上,凍肉冒充鮮肉出售的情況早已屢見不鮮,市民亦不時揭發並投訴此類行為。單計去年,食環署已至少對6間肉檔採取執法行動,檢獲的冰鮮或冷藏肉動輒達百餘至二百公斤。過往,不法商人通常以較低廉的價格吸引顧客購買,但今次涉事的兩間新鮮糧食店竟以「市場價錢」出售凍肉,更顯貪婪。此等劣行不僅損害本港聲譽,也對其他遵守規定的店舖造成不公。
食環署西貢區高級衞生督察(環境衞生)古燕珍表示,署方接獲市民投訴,指兩間分別位於葵青葵盛圍及將軍澳唐明街的新鮮糧食店,懷疑將冷藏牛肉冒充新鮮牛肉出售。食環署人員隨即於前日起展開為期兩日的突擊執法行動,檢獲共約180公斤懷疑冷藏牛肉,並已即時銷毀。此外,署方亦封存了約123公斤預先包裝的冷藏牛肉作進一步調查,並抽取牛肉樣本進行防腐劑檢測。如有足夠證據,署方將提出檢控。目前尚無法估算有多少懷疑冒充的肉類已流入市面。
未經批准賣冰鮮肉可判監
古燕珍指出,涉事店舖的持牌人涉嫌將冷藏肉冒充新鮮肉陳列及出售,違反持牌條件,食環署正展開程序取消其新鮮糧食店牌照。此外,有關店舖負責人因未能提供送貨單供查核,亦違反相關持牌條件,遭食環署發出口頭警告。
食環署強調,對此類不當行為高度關注。署方除了會就投訴即時展開調查及採取執法行動外,亦會不時主動偵查懷疑違規個案,並按需要進行突擊巡查及執法行動。根據法例,任何人士未經批准而售賣冰鮮或冷藏肉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
香港食品創新科技中心總監方麗影博士提醒市民,新鮮肉類的正常顏色應為鮮明的棕紅色,而非過於鮮艷的紅色,表面應有自然光澤。按壓時,肉質應具彈性及少許黏性,色澤呈自然棕紅色,且不應有異常的腐壞氣味。市民購買時應多加留意,以免誤購冒充鮮肉的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