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房屋署將會討論透過MiC建築法等方式,縮短建築期,控制建築成本。圖為東涌的MiC公屋項目。
公營房屋的建築開支是房委會最大的開支項目,隨着建築成本大幅上升,房委會表示,每間公屋單位建築成本已由2022/23年度的92萬元,增至2023/24年度的97萬元,而居屋單位則由109萬元增至115萬元。房委會未來研究不同方法降低建築成本,包括透過MiC建築法等方式,縮短建築期,控制建築成本。
公營房屋的建築開支佔房委會資本開支總額超過95%,及佔房委會總開支約一半。房委會預測,建築開支將從2024/25年度的280億元,逐步增加至2025/26年度的317億元,並在2028/29年度進一步增加至490億元。除了公營房屋發展項目數量和規模增加之外,其他原因包括建築工程成本持續上漲。
房署助理署長陳翠微表示,未來會研究不同方法盡量降低建築成本,包括研究縮短項目建築期,簡化程序,亦會考慮採用「設計及建造」及「組裝合成」等新的施工方法和技術。
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麥萃才表示,房委會未來五年的現金流雖然會減少,但相信足夠應付未來數年的營運和日常開支。未來要嚴謹審視未來建築成本,待新任房屋署長上任,會討論如何降低建築成本,例如透過MiC建築法等方式,縮短建築期,控制建築成本。\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