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獅子山下新故事10/半世紀屢敗屢戰 雞農種菜改變命運

時間:2024-10-30 05:01:39來源:大公报

  左圖:佘常光用「打帶機」固定種植物生長方向。右圖:佘常光認為「香港種植」、「新鮮」等代名詞正是香港出產蔬果的優勢。\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迎難而上,屢敗屢戰」,這句說話最適合形容本地農戶佘常光的一生。短短數十年間,由擅長養豬雞場重新轉型,年近半百人才踏入「全新領域」有機農田,其間經歷幾場難關,包括欠下巨債、雞場染瘟疫、豬隻存活率低、營運空間收窄,但現在他已看透人生,以邊學邊做心態,成為另一新範疇的專家。

  佘常光形容,生活總有不同驚與喜,但仍要繼續,「不可以後悔的,硬着頭皮做下去。」\大公報記者 鍾佩欣(文) 蔡文豪、鄧浩朗(視頻)

  位於元朗的振生園有機農場,佔地約10萬平方呎,生長出南瓜、番茄、西瓜等有機蔬果。62歲的場主佘常光在農場內,拿起剪刀在農田修剪枯枝枯葉、打理蔬果日照、害蟲情況等,忙個不停,巡視農田一遍後,回到旁邊休息室與孫女遊玩。

  佘常光是農家子弟,父母在上世紀養飼豬、雞、鴨等,養活一家十口,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八歲起在農田遊玩打發時間,當農田工人休息,他就到農場幫手,「鏟雞屎、洗水槽,什麼都要做,但是都開心的。」

  一眨眼,50年過去,同一塊地上經營過雞豬場、有機蔬果農田,佘常光也在這地上經歷了幾場難關,一關一關捱過去。

  捱過欠巨債及雞瘟等難關

  回到40年前,佘常光從父母手中接過農場,看似「手板眼見工夫」,但遇上來勢洶洶的雞瘟,大量雞隻相繼死亡,「差不多2000隻雞發雞瘟,全部都死去」,當時兩夫婦手足無措,農場損失慘重,虧損逾10萬元。他們後來請教漁農專家意見,發現飼料內的「粟粉」含有黃麴毒素,導致雞隻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佘常光在評估飼養風險後,改為只飼養豬隻,但經驗不足,最初飼養的20隻豬,只有6隻活下來,但豬的肥瘦尺寸不符合市場要求,「養到(豬隻)好多脂肪,但脂肪賣不了錢」,他更被買手粗言穢語辱罵,「養成這樣都可以?」他當時需向數間商家賒數飼料費,欠款數十萬元。

  為撐起豬場運作,佘常光於凌晨兼職做屠場,賺錢幫補,早上找專家請教養豬的意見,「夥計人工我都出不起,周圍都欠人錢。」當時面對沉重壓力,但他每天回家時,假裝若無其事,因為「父母做農場時做到有聲有色,到我手就欠人一身債?父母知道會很傷心。」

  由低谷一步步向上爬,佘常光說到上世紀飼養豬隻方法與現代化運作完全是兩回事,從豬隻人工授精、場地管理等知識,他都重新學習。以豬隻閹割為例,兩個月大的豬隻重量近60、70斤,「捉住牠閹割,真的很費力,好辛苦,但如果在10日大時閹割,就簡單得多,豬仔在吃母乳復元快一點。」調整飼養方法後,豬場由起初20隻只存活6隻,改善為全數存活,「豬隻外表上肥肥白白,慢慢由負債,變為有少少賺。」

  不過,豬場周邊地方計劃興建高樓大廈,加上內地豬場大規模發展等,佘常光再度生起「轉型」念頭,另覓新路。當時他不想荒廢田地,一度猶豫應該是轉為養魚,抑或轉為種花,但看到周邊的農戶轉型為有機農場,成效不錯,決心一試。

  近年獲有機農場比賽冠軍

  由養飼牲畜轉型至蔬菜農業,年近50歲的佘常光走出「舒適圈」,重新起步,面對「零知識、零概念」的新範疇,並不抗拒。當時他未取得「有機認證牌照」,只能以普通蔬果價錢出售有機蔬菜,還記得首次拿着種植近四個月的紅菜頭到蔬菜站出售,看到站牌上寫着1.5元一斤紅菜頭,他暗暗心驚,「1.5元?肥料都不夠,人工都白幹了。」

  抱着「邊做邊學」的心態,他起初種植有機番茄兩個月都長不大,原來與肥料有關,後期又發現番茄只會向下生長,日照時間不足,需要人手綁帶固定生長方向,很耗時間!後來,他在花展看到百合花的種植方法,於是套用在種植番茄上,用「打帶機」代替人手固定,節省人力成本,「要用10日時間完成,現在兩天就可以。」

  踏足「全新領域」有機農場時,佘常光初時也擔心種菜未能養活家庭,並為自己「鋪排後路」,其間考取機械範疇、「認可安全督導員」等牌照,以便轉職地盤行業。不過,他最終留在農田耕種,因為「我個心一直都在農場。」

  自2018年起,佘常光的農場「橫掃」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獎項,而「打帶機」節省人力、研發防蟲燈等的新想法,獲得優秀認證有機農場比賽的最佳認證有機農場冠軍、有機養分管理大獎、有機種植優異獎等。

  佘常光說獎項是專家們對農場的認可,而來自客人的讚美,是最好的回報!

  在佔地10萬方呎的土地上,由「天生天養」的養雞豬鴨場地,到投放數十萬元改造成高規格的豬場,再斥資逾百萬元加建防雨棚,步入有機農場「全新領域」,佘常光回望過去的人生經歷,笑說,「那有可能後悔?做人要向前看,不可以整天回想以前後悔,反正你都已經選擇了,就要硬着頭皮做下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