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造福病人/腔鏡手術機械人望年底批准使用

時間:2024-07-15 04:02:24來源:大公报

  圖:中大醫學院外科教授與工程團隊合作研發腔鏡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55例外科手術,有望於今年底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使用。

  隨着科技發展,醫生做手術都可借助機械人幫手。中大醫學院外科教授與工程團隊合作研發腔鏡手術機械人,成功完成55例涵蓋直腸外科、泌尿外科和胃腸外科手術,成為中國首個在內地及香港同步完成臨床試驗的手術機械人。中大醫學院表示,該腔鏡手術機械人有望於今年底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使用,期望明年初應用於病人手術。

  中大工程學系於2019年成立初創公司,借助中大醫學院作為國際醫療器械臨床轉化樞紐的優勢,進行醫工合作,開發手術機械人。「第一部機械人手術是由美國所做的,為什麼香港人不可以自己創造機械人?香港也有能力和設施可以做到。」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詩瓏說,團隊在2019年至2021年,對Sentire思騰機械人進行工程學方面的臨床前研究,由一隻機械臂發展至四隻機械臂。

  陳詩瓏表示,其後團隊進行手術機械人原型的臨床前研究,「由從街市買豬胃進行實驗,慢慢改進到在動物、人類屍體模型進行研究,到最後在真手術上進行模擬研究,共做了60多個個案」,並取得臨床研究倫理許可和醫院許可。最終在2022年至2023年得以獲許真人臨床研究試驗,順利完成了55例涵蓋結直腸外科、泌尿外科和胃腸外科等多專科的手術,全部過程順利,技術成功率達100%,患者均康復良好。

  完成臨床試驗

  陳詩瓏說,「手術機械人可以在很狹窄的空間內聯針,它的手可以拗的角度做得很順,比起做普通微創手術時,用手聯針好得多。」她形容,以五年時間將手術機械人由無變有是一項創舉。該手術機械人完成中大醫學院的臨床研究手術,具備香港及國內三個中心的臨床數據支持,有望在今年底申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許可,並在國內或其他國家使用。 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