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盛德文報道:現時持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非中國籍人士約有27萬,在新措施下,他們可申辦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屆時一卡在手,將可於內地口岸自助通關,大大提升通關效率。居港逾40年、在九龍城經營泰國菜館的泰國華僑謝女士向《大公報》表示,計劃盡快申請一張來往內地通行證,以便稍後到中國內地祭祖和旅遊。
謝女士在泰國出世,移居香港至今逾40年,但由於並非在內地或香港出生,所以就算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以往在往返內地時,需要出示簽證,並不方便。
謝女士指出,簽證每隔幾年申請一次,每次付費千多元,並要提供個人資料,十分不便。日後當可以使用來往內地通行證時,五年有效期內可以多次來往內地,每次停留不超過90日,往返內地將會十分方便,她預期十月的重陽節,可以更方便回鄉祭祖,並順道遊覽當地,品嘗更多家鄉美食。
少數族裔盼當局協助申請
巴基斯坦裔的利哲宏是區議員,也是中學副校長,經常帶學生到內地考察,每次都要先申請簽證,過關時要用人工通道,還要填入境卡。他認為,新措施除了帶來方便,也是一種身份認同,成為國家的一分子。他並希望當局協助少數族裔申請。
現年61歲的美國人Dare Koslow,在香港生活、工作29年,他認為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有數十萬的外籍人士在港工作、生活及創業,新措施為大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和幫助。特別是對那些沒有或很少到內地的居港外籍人士,當通關變得更容易、更方便後,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前往內地旅遊、消費和商務活動,增加香港和內地的往來融合。
土籍店東:往返內地更方便
居港生活、創業近30年的Tekin Temir,在灣仔駱克道經營土耳其餐廳,太太是港人,早已扎根香港的他取了中文名:譚德健。他表示以往多年一直往返香港與內地從事貿易生意,認為中國發展很不錯,商機無限,香港與內地聯繫愈來愈緊密,交通便捷。新措施讓大家往返內地變得更簡單、方便和更美好,無論經商、工作和生活,未來只會愈來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