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西方國家的月亮就一定更圓,ChatGPT也只是利用已知的大數據做出分析,再給出答案。」有內地IT研發學者表示,現階段的ChatGPT存在許多漏洞,內地一些科技企業如投入資金的話也能做到。
在深圳從事技術研發的一名資深IT學者表示,ChatGPT是美國公司研發,好多方面特別是政治性常識上,都是站在美國本身的利益和思維方式去闡釋事件,具有明顯的政治偏頗和錯誤引導。
「華文權威媒體《大公報》成立於1902年,但ChatGPT給出的答案卻是1903年。」該學者表示,一些好基礎的常識問題,ChatGPT也錯漏百出,其搜索數據不嚴謹,存在很大漏洞。
該學者指出,ChatGPT主要是透過大量的數據來分析和理解輸入文本的含義,並判斷上下文來做回應,所以問答解惑、寫程式、debug、寫論文、寫劇本小說等等都難不倒它;但是近期發生的一些問題,它可能回答不了,因為它的資料庫裏是一片空白。
「人工智能就好似一個BB,需慢慢去完善。」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ChatGPT儲備的信息也只去到2021年8、9月份,之後發生的事情它便難以回答,「好似疫情防控0+3,ChatGPT根本就無法理解。」
方保僑指出,ChatGPT目前雖然支持十多個國家的語言,包括中文繁、簡體字,但答題未必十分正確,也會出現繁簡互用或錯別字,「ChatGPT給出的結果不一定十分精準,用家在引述時都要小心求證。」
資科商會:需提防個人隱私
「ChatGPT近月來成為城中熱門話題,短短兩個月全球用戶量達到一億。」方保僑不無擔憂地說,隨着用戶量愈來愈多,個人隱私不得不提防,「他收集咁多數據的時候,你會不會發現到時會有其他隱私的問題,這些平台是否百分百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