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簡約公屋單位較大 造福小家庭

時間:2022-10-22 04:23:49來源:大公报

  圖:過渡房屋單位分布。

  施政報告排解土地房屋問題措施之一,是計劃在五年內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但有輿論質疑政府「湊數」。事實上,改善輪候基層住屋的過渡性房屋,大部分是一至兩人的「蚊型」單位,《大公報》發現部分過渡房項目沒有三人或以上的單位,即使建築費較低以組裝合成技術MiC建造的過渡房,三人或以上單位比例亦不足四成。相反,簡約公屋提供大單位,優先處理家庭申請者,正好彌補過渡房缺點。

  有參與過渡房項目的多間社福機構(NGO)表示,三至四人以上劏房戶入住的需求大,但過渡房長期以「蚊型」單位為主,加上租期又短,改善基層居住環境的成效有限。\大公報記者 楊州、李雅雯(文) 李斯達(資料)

  7000伙過渡房 僅35%為大單位

  現時35個過渡房項目提供共約7000個單位,當中六成為一至二人單位,面積少過233平方呎,三人或以上單位則只佔三成半。截至去年六月,房委會統計數字顯示,在等候上樓逾三年而又未曾獲配屋的申請者中,三人或以上家庭佔55%,共4.22萬個輪候申請,可見過渡房未能對準真正需求基層。

  其中6個MiC過渡房項目共提供4342個單位,三人或以上單位僅1690個,佔整體的38.9%,不足以應付數以千計的大家庭申請。MiC項目平均樓高三至四層,有三個項目的最大面積不超過300平方呎。所有租約為期兩年,其中一個項目上月租約屆滿,部分租戶因未能上樓而頓失居所。

  相反,政府新推的簡約公屋最高可達十數層,面積約107至333平方呎,並優先處理家庭申請者,住戶可居住五年,正好彌補三人或以上家庭需求的空缺,提升人均居住面積。

  負責籌建及營運MiC過渡房「喜信」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形容「過程難、好唔容易」,「搵地到建好屋用咗兩年,開頭搵嘅第一塊地唔適合,之後再搵到而家呢塊地(英華街),搵好地要搵專業人士畫圖則同設計,只係招標建築工程顧問公司已經好繁複,收到幾份標書,通通超出我哋原先預算,我哋又要一間間同佢哋講價,要符合政府最低價格標準,來來回回同顧問公司、房署開會交報告改設計等,浪費唔少時間。」

  政府帶頭覓地建屋 提升效率

  施麗珊指出,過渡房一個單位獲政府資助上限55萬元,因資金所限,NGO提供的單位比重會集中在一至二人戶,而深水埗一帶劏房戶大家庭有小朋友,這部分需求不能忽略,社協已收到約2000份四人以上大家庭申請,「睇到需求好大,好彩獲嘉道理慈善基金贊助,興建35個四至六人兩房大單位。」

  施麗珊認為,政府帶頭覓地興建簡約公屋,能省卻NGO前期籌建工作,「唔同程序我哋都要額外請人去做,前期請建築師、工程承辦商,後期請物管,所有開支都我哋墊支,日後再向政府逐一報銷,整個項目動輒幾千萬,NGO承受資金周轉壓力,分階段向政府提交申請資助。」項目是NGO自負盈虧,日常運作、保養開支並非資助範圍,如「喜信」每月物管費達10萬元,由政府興建簡約公屋再交由NGO營運,她相信既提升落成效率,亦可吸引更多NGO參與。

  房屋局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預計2023/24至2027/28年度分階段落成約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為確保公共資源得以善用,局方會逐步停止推展新的過渡房項目。除了少數已進入成熟階段,預計可在本年內遞交資助申請,並能在獲批後九個月內動工的項目外,「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將不再接受在空置土地上新建過渡屋的資助申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