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創刊120周年慶祝儀式亦邀請了很多教育界人士參與,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林春曦在儀式開始前半個小時到達現場,他在前來的途中,還不忘買一份《大公報》在路上閱讀。林春曦一邊欣賞120周年展板一邊說,大公報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仍屹立不倒,在黑暴期間能準確地報道真相,杜絕很多假新聞,並傳遞正確的信息給學生和青少年,實在難得。
林春曦讚賞早前由《大公報》主辦的「港生看冬奧」徵文比賽,他說,該徵文比賽鼓勵學生主動關心國家、了解時事;透過寫冬奧作文,不僅能提升學生們的寫作水平,更能增強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學校都非常欣慰學生能樂在其中並獲得獎項,這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會起到鼓舞作用。
林春曦指出,《大公報》多次披露荼毒香港青少年的圖書,讓教育界、學生和家長警惕。他希望《大公報》以後多留意教材或傳媒報道是否有出現誤導性的內容,並及時告知市民,減少對青少年的毒害。
深入了解國情
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的校長簡加言表示,自己任職的中學已訂閱《大公報》很多年,她本人好喜歡《大公報》的報道角度,因為《大公報》是用正面和向前看的角度去說明自己的國家立場,對內地的國情亦更新得很快,同時對國際時事,會說明更多主流國際觀點不會說明的事。例如北約的多次擴張,很多師生都不了解,而《大公報》可以好好說明俄烏衝突上兩者扮演的角色和開戰原因。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王偉傑表示,《大公報》這幾年更加貼近時事,風格也靈活了許多,整體煥然一新。王偉傑平時關注教育版比較多,他以教育版為例,指《大公報》的教育報道不怕去貼近一些有爭議性的話題,例如通識,在親外國的傳媒對教育問題進行掩飾、狡辯的時候,《大公報》能夠勇於澄清,「行出來,有不對的地方就直接講。」
新界校長會主席邱少雄表示,《大公報》近年來做了很多改革,排版和資訊都變得更切合香港環境,關於學校方面的報道亦有增多,他時常推薦給學生閱讀。
保良局董事會主席陳正欣表示,《大公報》在介紹內地學校資訊方面做得很好。他建議《大公報》未來應該以國民身份認同為主題教育,全方位介紹祖國各地文化風土習俗、多介紹不同少數民族及國家如何在多民族多風土多方言下各地能包容共處民族共融。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玉山表示,《大公報》創刊120周年以來,堅持深入、全面報道國家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建設;堅持愛國主義思想,弘揚中華文化的精神,將國家觀念、愛國立場融入對本地事件的報道中。使香港市民能夠對國家進步、本地發展、中華民族復興有更客觀、深切的認識,進而凝聚人心。
東華三院第一副主席韋浩文及東華三院教育主管吳奇壎表示,《大公報》一直以來都堅持服務香港市民,而屬校學生平時都會看《大公報》,學校亦會和學生介紹一些系列專題,比如大灣區教育、內地升學等,他們都對這些報道產生濃厚興趣。期望《大公報》今後繼續推出更多有趣的新聞報道供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