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部門負責人表示,電子煙亦含有尼古丁,與傳統煙同樣有害。\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煙草中含有逾七千種化學物質,當中逾七十種是致癌物,很多帶有毒性及放射性,世界衞生組織資料顯示,煙草每年奪去八百多萬人性命。今日是「世界無煙日」,本港吸食傳統煙的人口比率,首次降至9.5%的單位數,政府正積極展開制定「煙草終局」的策略,不過,近年吸食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的人數上升,醫院管理局表示,不少人誤以為另類吸煙產品危害更小。醫生警告,新冠疫情下,吸煙人士染疫後,出現重症及死亡的風險,較非吸煙者高出近半,呼籲吸煙者盡早戒煙。\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部門主管梁堃華表示,有些人由傳統煙轉為吸食電子煙,誤以為不會產生二手煙影響身邊人,其實電子煙雖然無味,但亦含有尼古丁,會產生二手煙,一氧化碳等物質仍然無法過濾掉,與傳統煙同樣有害。
世衞及海外研究發現,吸煙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較高,因為香煙含有的致癌及化學物質,可直接損害吸煙者肺部組織、纖毛細胞等,引致肺部發炎,減低免疫系統能力。而且吸煙人士感染新冠病毒後,更容易出現發熱、喉嚨痛等症狀,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較非吸煙人士高出40%至50%。
疫下多人主動查詢戒煙
醫管局自2002年設戒煙輔導服務,全港現有70間「無煙新天地」戒煙輔導服務中心,為戒煙人士提供面談或電話輔導,包括評估吸煙史,及尼古丁對身體的影響和一氧化碳的含量等,按情況至少跟進一年時間,嚴重者亦會處方相關藥物協助戒煙。
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資深護師李少芬表示,疫情期間,主動查詢戒煙服務的人數增多,不少人擔心健康問題,或意識到了吸煙的風險而去醫院檢查。2019至2021年間,醫管局每年都為過萬名新症戒煙人士提供服務,九成是男士,一成是女士,65歲或以上的吸煙長者佔35%,2021年通過電話查詢戒煙服務的逾5000人。
中學生吸食電子煙大增
梁堃華表示,戒煙人士通常在早期較難控制煙癮,進食後很想吸煙,煙癮嚴重時可能產生焦慮、頭痛頭暈、睡不着等問題,但若堅持不吸煙,這些問題會隨時間推移逐漸減退。部分職業例如司機、地盤工等,大家休息時常一起食煙,更難下定戒煙決心,呼籲吸煙人士不要為自己找藉口,及早戒煙,非吸煙人士更勿接觸煙草產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近日發表網誌稱,政府統計處最新調查結果發現,去年有58.1萬人有每日吸食傳統煙的習慣,佔全港15歲及以上人口的9.5%,較2019年的10.2%為低。不過,每日吸食電子煙的人口,則由2019的7200人,大幅增至去年的1.75萬人,煙民人口比率由0.1%升至0.3%,實際人數增逾萬人達到約17500人。食物及衞生局委託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的調查亦發現,中學生吸食電子煙的比率,由2019年的0.8%,升至2020/21學年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