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困難重重/聘人手抬飄色 不計成本延續傳統

時間:2022-05-07 04:23:46來源:大公报

  長洲太平清醮於2011年獲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它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亦幫助推動長洲的經濟,增進長洲居民的凝聚力。有街坊會不惜投入數千元,沿用人手抬飄色,值理會疫下更以接近五倍的價錢運送太平清醮所需的紙紮神像,希望延續傳統。

  興隆街是長洲五條街之中最短的,甚少商舖及住戶,每年「題醮金」籌集較其他街坊會困難,卻是唯一仍堅持以人手抬飄色的團體。興隆街街坊會主席曹秋明說,每台飄色需僱用四人,每人800元,兩台飄色僅此項支出就超過6000元,而且體力活辛苦,找「抬工」並不容易,「如果找不到『抬工』,可能就要改作推。」

  曹秋明說,今年飄色巡遊取消,似更沒有理由去籌錢,不過,仍有街坊主動捐款。在採訪的一個小時內,記者便見到有數名街坊來到街坊會捐贈資金,曹秋明說,他們有些人已經不住在興隆街,但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特地回來,只為出分力。在他看來,每年每條街為了準備好太平清醮一起合作,這種凝聚力是很難得的。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主席翁志明(圓圖)亦指出,過往的太平清醮有幾千人參加,20多支隊伍參與演出,而疫下取消重頭戲表演,估計只有幾百人參加。他坦言,這對長洲的經濟、信心都有影響。

  翁志明說,早前跨境司機過關有困難,太平清醮所需用的紙紮無法陸運,只能經由水運,影響運輸時間,運費也從8000元大增至38000元,無疑是雪上加霜。他指出,每年長洲太平清醮的支出都高達數百萬元,而政府在相關項目資助僅十幾萬元,只能靠各個團體組織尋找贊助,他希望,政府能在日後加強相關資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