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睡前泡足20分鐘,可放鬆精神,幫助睡眠。
在內地求學的大三學生陳小姐表示,自疫情開始,香港與內地封關已久,已有一年時間沒有回家,只能通過手機視頻與父母交流,情緒非常低落,又因即將畢業,要思考未來出路而感到焦慮,經常無法正常入睡,有時候4、5時左右才能入眠,但也很容易醒來。早上8時還要上早課,這讓她感到煩躁,年紀輕輕便出現了脫髮問題。「睡不着真的很難受,有時候躺在床上會胡思亂想,反而令壓力更大了,通常第二天的狀態都不太好。」
專家:空腹及餐後不宜
陳小姐表示,嘗試過一些治療失眠的方法,如做運動及提早上床睡覺,但效果不佳。而「泡足」的習慣是從網上學來的,起初只是「天氣冷,隨便試一下」,後來室友見到也感興趣,便一起在網上團購了泡足中藥包,用起來很方便,整個冬天便堅持了下來,現在睡眠質量比以前好了很多,只要控制好玩手機的時間,除了考試周外,大部分時間都能正常入眠。
連頴姸中醫師表示,足部包含人體器官的反射區,通過足浴可放鬆精神、幫助睡眠。經常用熱水浸泡腳部,可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而配合不同藥物,通過皮膚吸收,亦可發揮藥物的效果,調整臟腑功能。常用藥物如丹參、茯神、夜交藤、雞血藤、五味子、艾葉等等,具體用藥需根據病人實際情況而處方。原則上,於睡前泡足20分鐘左右,後背及額頭微微發汗時便可停止。
不過,連醫師提醒,空腹及餐後應避免立即泡足,因為吃飽會使集中在胃部的血液,快速泡到腳邊,導致消化困難,而空腹則容易會頭暈。另外,如皮膚有傷口或感染、皮膚病、心臟病、嚴重高血壓或低血壓、對溫度感應遲鈍者、孕婦或幼兒、或婦人月經期間,亦不適合進行足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