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多次報道香港的貧窮問題,並反映基層市民對下屆政府的期望。
在教育方面,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提出了八大方向,包括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和培訓、推動STEAM教育的普及化、充實國民教育體系,以提高學生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等。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建議在創科教育方面,政府能落實在編制內增設創科教育統籌主任常額職位;香港教育評議會建議,教育局務必把行政、考評與課程,乃至師資培訓認證課程,在五年內規劃一體化。
教聯會表示,期望在創科教育方面,政府落實在編制內增設創科教育統籌主任常額職位,以及提供更多軟硬件配套支援。同時,加強到校專業支援,並在本地師訓課程加入更多創科教育元素,讓現職及準教師掌握相關知識。
教聯會:推「三合一」國教
教聯會還認為政府需要重振愛國教育,樹立學生的國家觀念。該會期望政府加強相關的專業支援、向學校提供恆常撥款開展學習活動,以及加強普通話教育等等。此外,教聯會期望下屆政府全面檢討香港教育,從優化學校課程及維護教師專業着手,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教評會亦表示,中小學要不忘「普教中」的初心,而另一方面,香港年輕一代對身份及國家認同又出現頗大潛藏危機,因此推動蘊含國史、國學、國情三合一的「國民教育」是未來教育施政重中之重。該會鼓勵全港中學生畢業前有一次的三地連環遊學,以鞏固香港、國家、世界三者缺一不可的重要觀念。
此外,教評會還表示,教育局務必把行政、考評與課程,乃至師資培訓認證課程在五年內規劃一體化,由教育局緊密諮詢學者專家及前線工作的意見,直接統領及辦理。
承諾提供更多職訓就業機會
在青年發展方面,李家超承諾制訂青年政策及發展藍圖,提供更多的職業培訓和就業機會,培育愛國愛港的新一代,增加他們在內地和國際的實習機會。香港青聯科技協會主席黃麗芳對此建議,政府應該改革架構,吸納更多具社區經驗的青年專業人才為新一屆特區政府服務,做好旋轉門。人才可以服務產業、市場及政務,令政策更貼近產業、社會、經濟、科技、環保等需要,做到更貼地,增加市民參與感、產生幸福感。\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