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表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的署名文章《從宏觀調控看中國經濟基本面》指出,中美兩國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但美國挑起貿易戰,損人不利己。如今,中方釋放善意,美國這時候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國的善意。
文章強調,中國各級政府正通過「一業一策、一企一策」這樣的「笨功夫」,去幫助微觀主體渡過難關、更好發展。美國面對來自國內的呼聲卻經常視而不見。我們看到他們的報紙和電視在呼籲,貨架上的標籤在變化,接受採訪的店主滿臉愁雲,碼頭工人和貨車司機的生計正受到嚴重影響,而美國政府迄今還沒有推出針對民生的系統性政策方案,甚至把主要精力都用在黨爭和操縱資本市場上。
文章指出,富蘭克林.羅斯福曾說過:「以高關稅為代表的對外經濟政策中的經濟民族化,是造成全世界經濟蕭條曠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只有排除這一障礙,國際貿易才能恢復,我國的經濟才能從中獲利。」今天的美國政府,顯然已經忘了這樣的經驗教訓,執意要用關稅武器訛詐各國。
文章認為,美國股市近期的變化,並不能說明信心在恢復,恰恰是因為國際資本看到,中國沒有放棄善意、沒有關上談判大門。當然,這種善意和耐心是有限度的,絕不適用那些持續毫無底線的壓迫訛詐和出爾反爾。現在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方的善意,展現自己的誠意,而不是把希望寄託在不可能發生的「中國經濟崩潰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