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關注劏房戶的團體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劏房住戶疫下更容易中招。
狹小擠迫的空間和環境,令劏房戶在第五波疫情下生活難上加難,染疫風險大增。有劏房戶一家四代共六人擠住在僅200平方呎的劏房,結果「一人中招,全家染疫」。關注團體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劏房戶有超過一半家庭成員確診,更有逾半受訪者是全家確診,建議政府訂立住屋標準。
致電熱線 未獲安排隔離
黃女士與任職地盤的丈夫、兩名子女、80多歲的太祖母、叔仔同住在荃灣一個200平方呎的「一劏二」房間,丈夫二月中不適,但當時檢測一周後才收到確診短訊,其間兒子開始發燒,曾到醫院求診,但院方派發退燒藥後便將他們打發回家,兒子也是一周後才收到確診通知。
丈夫確診後,他們雖已立即在斗室內做隔離,但黃女士很快也中招,「屋企空間太細,始終不適合隔離,我中咗招都要照樣煮飯、做清潔,照顧老人家同小朋友,點隔離法?80多歲的太嬤都中咗。」她說當時曾致電政府熱線,都未獲安排隔離。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於上月底至本月中期間,調查劏房住戶疫下生活,收集到471人回覆,人均居住面積34.2平方呎,逾半受訪者住所無足夠窗戶或窗戶不能使用。近八成受訪者與家人同時確診,全家染疫比例高達54%。近六成受訪者曾致電政府部門尋求物資支援,但無法成功聯絡。\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