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蔬菜鮮活供應漸回復正常,惟物流成本高企。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食店原料來貨價貴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運輸成本較往年高是主因,其中包括陸路運輸司機成本增加、水陸兩路運輸比陸路運輸貴四倍,以及貨櫃供應緊張致成本急增等。內地物資運抵香港,以往是經陸路「點對點」方式運作,疫情期間改為兩地貨車在接駁場上落貨,增加運輸成本。至於水陸兩路運輸亦是主流方式,發貨地的貨車到碼頭落貨,目的地的貨車在碼頭上貨,每一環節都是成本。
邵家輝指出,即使蔬菜供應回復正常,但運輸方式受疫情影響,批發商會將運輸成本轉嫁至來貨價,所以商戶會覺得供應穩定卻成本不減。另外,疫下航運需求急升,內地和香港同樣面臨另一個問題,貨櫃付運海外目的地後,當地付運回內地或香港的比例不成正比,「我送三個貨櫃,回來只有一個」,亦會增加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