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鄭月娥表示,本港在抗疫工作裏有一些基礎機制,讓本港不能採用一些在內地很高效控疫的做法,如內地社區組織動員能力,香港非一朝一夕可以「抄過來」。圖為昨日觀塘翠屏北邨翠梅樓圍封強檢情形。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首次以視像形式出席立法會行政長官答問會,回應議員提出的質詢,主要聚焦疫情下香港特區政府所採取的應對措施等。林鄭月娥在總結第五波疫情汲取的經驗時表示,當疫情穩定後,短期內將預備應對下一波疫情的到來,中期則應檢視較制度性的問題,包括醫管局應採用分散或集中治療的方法等。
林鄭月娥昨日在抗疫記者會上亦重申,抗疫目標和手段始終同國家一致,就是以保護民眾的生命至上,希望以最小代價達至最大抗疫效益。香港並未放棄全民檢測,會以「不躺平」為抗疫精神。\大公報記者 常彧璠
「短期內將預備應對下一波疫情」
答問會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問及特區政府在第五波疫情汲取了什麼寶貴的防疫抗疫經驗,以及未來會否提升和優化現有的防疫機制和系統。
林鄭月娥回應表示,經歷了如此大規模的疫情,特區政府很多工作都須重新檢視,當疫情穩定下來後,短期內將預備應對下一波疫情或下一種變異病毒株到來,就提升能力和應變速度等方面總結今次的經驗;中期則會探討較制度性的問題,包括醫管局應採用分散或集中治療的方法,以及衞生防護中心的人手或數據掌握程度可否提升等。
許多長者離世與身體狀況或患有其他疾病有關」
林鄭月娥亦說,今次特區政府從內地專家那裏學到很多,尤其是對方認為特區政府資訊發放工作做得不太好,令她「感到意外」。例如香港疫情的死亡率高,應更好地公布死者的詳細資料,如許多長者離世與本身身體狀況或患有其他疾病有關;而年輕患者離世亦需其臨床情況,讓市民無需驚恐,誤以為新冠病毒很致命。她強調,有關方面的意見都會吸納。
林鄭月娥回應暫緩全民強檢問題時指出,在抗疫工作裏沒有「水晶球」看到未來疫情趨勢,只能靠掌握的數據和科學,看指標趨勢,但疫情趨勢會因一些因素發生變化。她強調,全民強檢是有用的手段,但是主要是何時用;內地專家已經給出建議,就是「一早」和「一晚」使用。她具體指出,「一早」使用,是用來壓制疫情、截斷傳播鏈,香港目前已不適合;「一晚」而言,時機未到,每日新增過萬個案,還沒有到疫情末端。特區政府要不斷增加檢測、隔離、追蹤能力,留到全民強檢時使用。
「內地社區組織動員能力非一朝一夕就可抄過來」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質疑「安心出行」為何至今沒有用實名制和追蹤功能。林鄭月娥表示,「安心出行」已有疫苗通行證,已發揮了實名制作用,可幫助做密切接觸者追蹤的工作。但她亦承認,香港抗疫工作中,特區有一些基礎機制,讓香港不能採用在內地很高效控疫的做法。內地專家來港後也指出,香港沒有內地的社區組織動員能力。她強調,日後可建立相關機制,但需要時間,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抄過來」,要看市民的接受程度。她強調,政府不是「抗拒」去做,只要對抗疫有效果,並且在目前香港的環境下、法律基礎上能夠做到的,一定爭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