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守土盡責 提高防疫本領

時間:2022-03-19 04:24:25來源:大公报

  圖:第五波疫情香港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萬宗。圖為本月中黃大仙竹園南邨麗園樓被圍封,居民進行強檢。

  中新社昨日發表「李家超:香港抗疫仍須繼續保持高度備戰狀態││香港抗疫高層系列訪談之一」文章。在第五波疫情確診病例突破100萬宗之際,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專訪時表示,抗疫仍須繼續保持高度備戰狀態。

  各界市民紛紛通過電郵、WhatsApp、Facebook私訊等表達以香港當前防疫抗疫的看法和建議,表示見到特區政府正在改進抗疫效率,但可以更加靈活高效,特事特辦,用好中央支持,同時要守土盡責,提高防疫本領,打贏這場抗疫戰。\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公務員不用「動員」

一個訊息一定找到人!

WhatsApp讀者 黃先生:

  李司長話18萬公務員都有參與抗疫?公務員都識隱身術?18萬人去抗疫,點解我們都見唔到?深圳二千萬人口,公務員只有5萬,但深圳「慢生活」七日三檢,就實現動態清零。香港750萬人,18萬公務員,竟然「慢」了好幾個月都未做到全民檢測?寧願周圍號召人去做義工、花勁多公帑再請人做抗疫工作,都不好好盡用18萬人這個已有的人力資源?公務員不用「動員」的,一個訊息、一個WhatsApp,一定搵到人!

確診幾何級上升

應該認真檢討反思

讀者 Winnie:

  近日確診數字略為下降了,但仍是有二萬幾宗,回看今年初,單日新增確診只有幾十宗。我記得,政府公布有個測量師確診當日,只有39宗確診,現時數字是當日的500倍!

  造成今日的局面,當然疫情兇猛,但我真係希望政府班高官,好好反思自己有什麼做得不足,向市民大眾交代,承認自己做錯了什麼,提出可以改善的地方。勇於認錯,才是進步的第一步,若果以為自己現在已做得好好,抗疫怎會做得好?何時才可以疫情清零呢?

不分公院私院

大家都有社會責任

電郵讀者 陳小姐:

  第五波疫情嚴峻,早前公立醫院病人要瞓在露天病床等候入院、新冠患者與死者共處一室的畫面令人觸目驚心。但擁有近5000張病床的13間私家醫院一度在整個抗疫行動中「隱形」,直至近期在社會猛烈批評下,私家醫院聯會才宣布,願意撥出合共1000張病床,接收醫管局轉介的非新冠病人,共同應付疫情挑戰。

  有錢才能到私家醫院睇病是港人的常識,但眼見公院爆煲,要私院在危急關頭肩負一定社會責任並不過分。更重要的是,不少私家醫院成立時曾獲政府地價優惠,部分甚至享有稅務優惠,政府出聲要求私院分擔公院壓力合情合理。

緊急法用得好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WhatsApp讀者 張先生:

  香港已經死得人多啦!疫情嚴峻,我覺得之前「緊急法」就做得對!人命關天,市民尤其好多染疫長者無醫生睇、無藥食、無人照顧,都快病死了,還慢吞吞開會研究,討論程序,例如還要說什麼援港藥物有無本地註冊問題,這是本末倒置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尤其面對嚴峻疫情,更加要主動應對,用好緊急法,特事特辦,就能打贏疫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