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傳承尋根/白雲階:中文是有根的文化

時間:2021-09-22 04:26:05來源:大公报

  近十年來,白雲階夫妻肩負傳承燈謎文化的重任,將父親白福臻創辦的「香港聯謎社」延續下去。白雲階說話時文質彬彬,文學歷史也是出口成文,但原來他以前並不喜歡國學,更討厭中文,寧願讀英文,大學時選修經濟學,不過,「接手了爸爸的聯謎社,我才發現,中文是一個有根的文化,每一個字詞,都有它可追溯的根源,漸漸就發現國學之美,愛上了聯謎。」

  白雲階的父親白福臻,於二戰後定居香港行醫,又組織結社,與人切磋醫術與文藝。1982年,已退休的白老先生創立香港聯謎社並擔任主席,鼎盛時社員有500多人。

  協助康文署提供謎題

  「我小時候很討厭中文,因為中文很難。」白雲階說,中文往往是一字多意,「立法會的會,和會不會的會,從讀音到意思又不一樣,非常複雜。」小時候父親對他的中文教育管教甚嚴,讀書時一旦有錯,會嚴格指正,為了逃避管教,白雲階選擇學習英文,除了因為在當時「搵食」有優勢,還可藉此逃避爸爸的糾正,「他不懂英文,即使讀錯了,他也聽不懂。」白雲階打趣地說。

  2011年,父親病故,聯謎社無人接管。白雲階說,父親20多年來協助康文署提供燈謎謎題,親自主持元宵與中秋綵燈會有獎燈謎競猜項目,多年來為社區創作超過4000道謎題。眼見中秋將至,為了不失信於人,白雲階硬着頭皮承繼了父親的工作。

  他撰寫了一些謎題,混在父親準備好的謎題中交上,也許因為從小浸淫文化家庭,多少有點功底,署方竟然無法分辨出自誰手,選出的謎題中,有一半都是白雲階的,讓他更有信心接手父親留下來的聯謎社。十年間,一邊接觸着父親留下的作品,一邊自己下苦工,白雲階漸漸愛上了中國文化。他發現,中文是有根的,每一句典故都能夠翻查出因由,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這與英文有不同的。

  「像莎士比亞戲劇的一句『To be, or not to be』,大家都說是經典,但他除了句子原本的意思,沒有任何意義。反觀中文,一句『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說盡了辛棄疾懷才不遇的惆悵之感,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再尋找上去就到宋朝歷史,一直摸上去,根是沒有盡頭。」

  「父親傳了這裏給我,我傳給下一代,能傳到什麼時候?直到我傳不下去了吧。」白雲階摸着謎題,淡淡說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