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屆選委會第一界別新增中小企業界界別分組,十五個席位經選舉產生。圖為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麥美儀(前排左)等人報名情形。
新選制下的選委會選舉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其中第一界別新增的中小企業界界別分組,15個席位將經選舉產生。由來自全港各區工商聯、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等團體的候選人,聯合提出「團結中小企、促進新商機、共創港未來」的參選政綱。
有候選人表示,為業界發聲、為同業排憂解難,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期待兩地業界互補長短,強強聯合,達至雙贏。有候選人相信,香港一定能選出真正愛國的管治賢能,續寫獅子山下的新傳奇,建設好香港這個共同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盧錦欽指出,過去兩年,黑暴亂港,疫情來襲,面對困難的經營環境,本港中小企業經歷了重重考驗。他相信,參選中小企業界界別分組的人士,都是願意當好政府與業界溝通橋樑、助力香港中小企業早日走出當前困境的有志之士,亦期盼特區政府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向業界投放更多優質資源,讓本港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等時代機遇中,挖掘商機市場,業界整體競爭力得到提升。
發揮國際聯繫優勢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麥美儀相信,在未來立法會選舉、特首選舉中,包括中小企業界界別分組在內的所有選委會委員,都會把好關,為特區管治選賢任能。她認為,合格優秀的特區管治者,要做到了解本港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基層民生的疾苦等,能夠站在宏觀層面着眼全局,在平衡好方方面面利益需求的情況下,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為政府制定合理貼地的利民政策提供支撐。
「作為新選制下的新增界別分組的候選者,為業界發聲、為同業排憂解難,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談及業界未來發展,麥美儀說,希望政府可以增撥更多財政支援,亦期待本地業界發揮好自身國際聯繫廣泛等「軟件優勢」,與內地業界的「硬件優勢」強強聯合,兩地間互補長短,達至雙贏局面。
聚焦社會經濟建設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巢國明表示,在選委會委員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定能選出真正愛國的管治賢能,攜手推動社會各界聚焦經濟社會建設,助力「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續寫獅子山下精神的時代新傳奇,建設好香港這個共同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香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