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保良局雨川小學一班參加暑假劍擊培訓課程的學生正在進行訓練。\大公報記者黎慧怡攝
本港坊間的劍擊課堂學費一般不菲,被視為「貴族運動興趣班」。
沙田一間津貼小學擬先後斥資400萬元,包括申請教育局和民政事務局相關基金,持續優化校舍劍擊運動訓練場地和設備,透過廉價租借劍擊場地、免費提供劍擊裝備以及學費優惠等,讓基層學生有機會接觸劍擊運動,幫助發掘學界有潛質的劍擊幼苗。\大公報記者 黎慧怡
位於馬鞍山的保良局雨川小學於2019/20學年把劍擊融入校本體育課程。該校校長蔡曼筠表示,綜觀現時學界的精英生力軍主要來自私立及直資小學,劍擊運動推廣受到場地不足、器材費用較高等限制,以致劍擊運動推廣與普及化仍有不足。
她透露,學校近年推行校本劍擊運動課程,先後成功申請保良局李兆忠優質教育基金13萬元及教育局優質教育基金90萬元,加上校方補貼,共注資約150萬元進行優化校舍工程及購置劍擊器材。
蔡曼筠說,今年年初,學校繼續申請民政事務局轄下「戴麟趾爵士康樂基金(主要基金)特別計劃」約260萬元,進一步優化和專業化校內體育設施,並添置一定數量的劍擊基本裝備,免費借給有需要的校內外學員使用,並積極聯繫劍擊總會,期望成就更多基層兒童參與劍擊運動。
該校體育科主任高曉峯說,校方計劃循「普及化、專業化、盛事化」推廣劍擊運動,將利用上述撥款在「地下有蓋操場」添置空調、防滑地板和摺疊門,另於一樓多用途場地鋪設防滑地面,設置符合比賽標準的劍擊訓練用劍道,以及相關訓練及比賽的專用器材;而在校園四樓禮堂亦會申請流動式劍道,可用於進行大型比賽,協助劍擊運動走向盛事化、精英化。
學費較坊間平一半
蔡曼筠稱,上述工程有望於兩年間完成,承接劍擊運動的熱潮,讓區內學生及有潛質的劍擊運動員可以在更優質、安全的場地下進行訓練,期望學校將來成為「新界東兒童劍擊訓練基地及比賽中心」。
為可惠及更多基層學生,該校2019/20年起,參與教育局於民政事務局合作的「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現時與香港劍擊總會轄下屬會合作,廉價租出場地,予他們在校園舉辦劍擊培訓課程,於周六和暑假進行。蔡曼筠坦言近一年多疫情對校園課外活動影響十分大,今年四月起終於可再開四個劍擊培訓班,讓小二學生參加開放計劃,新學年會視乎疫情和學校發展,擬加開兩個劍擊班,每班約收16至20名學生。
劍擊學堂(九龍)有限公司總監胡兆祥透露,坊間俱樂部一般劍擊課堂每堂200至300元,個人課堂的市場價為600至700元,而與學校合作參與開放校園計劃,每堂僅收120元,比坊間低至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