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早年石水渠街為一條食水明渠,居民沿明渠展開生活圈,並於旁邊搭建木屋,在明渠取水清洗煮食。\網上圖片
1840年代,灣仔春園街附近開始發展起來。寶順洋行東主顛地(Lancelot Dent)在此建一私邸「春園別墅」,其範圍由灣仔道伸展至大王東街。別墅內有一小湖供划舢舨之用,其水源乃由石水渠街所引入。而石水渠街中央位置的確有一條露天明渠,溪水從摩利臣山向北流至大海,即填海後的莊士敦道。
兩旁搭屋 建生活圈
這條小溪在香港開埠初期主要服務達官貴人,即當時的商貿巨頭顛地洋行,其後顛地洋行破產,從此灣仔變天,從上流社區變成平民大本營。
灣仔居民沿明渠展開生活圈,於旁邊搭建木屋,成年人取水清洗煮食,小朋友則在渠邊玩耍嬉戲,不過當時衞生條件甚為惡劣,直至1960年代,政府要清拆水渠,封成車路,現在已很難看到昔日明渠的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