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懷世日前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大公報記者徐小惠攝
作為香港備受關注的青年指揮家,吳懷世近年來多活躍於韓國乃至歐洲舞台。去年底,他「華麗轉身」,集結一眾合作過的、來自亞洲不同地方的樂手,組建亞洲現代交響樂團。樂團即將於7月31日及8月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首演音樂會,並分別邀請香港鋼琴家黃家正(KJ Wong)和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國際知名鋼琴家劉曉禹(Bruce Liu),呈獻一系列經典的現代作品。
吳懷世日前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細述自己創辦樂團的初衷和願景。於他而言,音樂是一場修行,他亦希望通過這個「水準先行」的全新樂團,引領觀眾在音樂中放慢腳步。/大公報記者 管樂 徐小惠
談起創立亞洲現代交響樂團,吳懷世坦言其實醞釀已久。2019年,受著名作曲家葉小綱邀請,吳懷世前往北京參加現代音樂節,「從那時起我開始接觸大量的現代音樂作品。」而後他愈來愈發現,香港音樂界有關現代音樂方面的創作頗少,加之如今香港愈發強調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以上種種,令他深刻地感受到成立一個亞洲現代交響樂團的必要性。
亞洲視角演奏現代音樂
吳懷世說自己是一個有想法就會即刻付諸行動的人。有了組建樂團的想法,他馬上聯絡曾經合作過的、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樂團的音樂人,過程也比想像中順利很多。他笑稱:「韓國音樂家進取,日本音樂家謹慎,香港音樂家則要等待很久才能得到最終確定的答覆。可能是大家對時間的觀念不一樣。韓國音樂家好快say yes,他們確定日程表特別快。日本音樂家一定要先知道演出需要的時間和一些相關資料。至於香港音樂家,就要等得久一些,他們通常太忙。」
吳懷世表示,樂團聚焦亞洲,包括亞洲主題的音樂和亞洲作曲家創作的音樂,他希望演奏的作品的視野都是從亞洲出發。「這個樂團不只關於現代音樂,也是將亞洲人的能量放在一起。我們是鄰居,音樂是文化交流的極佳橋樑,當中包含了和諧共處的內涵,十分適合在當下的香港(去做這件事)。」至於選擇交響樂的形式,吳懷世坦言自己是一個喜歡「大」的人,大型的、很多人一起做的音樂會對他而言更有吸引力,「有力量的東西更加容易震撼人心,也更值得做。」
向世界介紹香港藝術家
樂團早前獲香港藝發局資助,今次兩場音樂會亦是作為藝發局30周年節目之一。吳懷世對此表示,「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通過很多的世界比賽,與國際樂團的合作演出,得到了名聲。這個名聲可以幫自己在社會上得到某種認同,進而獲得更加多的資源。每次我在香港做任何事,都很幸運。」
他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點名氣去幫助一些無名的或者性格低調的藝術家,比如今次音樂會將演出香港作曲家蘇鼎昌的《向卓越奔馳》,「我見過他,好喜歡他的作品,覺得他是一個天才。這次我要演出的《向卓越奔馳》是他學生時期的作品,已經很出色了。」
在吳懷世看來,通過音樂會將香港音樂人的優秀作品帶給更多的觀眾認識,亦是令大家更好地認識自身文化的一種方式,「香港是國家的一個窗口,是一個交流點、中轉點,我們樂團做的事情也是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