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劏房的月光系列二/「八年喇!幾時先有瓦遮頭?」

時間:2020-10-01 04:23:38來源:大公報

  圖:阿剛閒時會在天台「家園」自顧自彈結他解悶

  「十一」國慶適逢中秋佳節,皎月之下,年屆六旬的阿剛、阿強兩兄弟,八年來睡在深水埗唐樓的天台,以夜空為被、以地為床。無殼蝸牛的日子,遇到颱風大雨,就只能躲進樓梯口席地而睡。中秋月圓倍思親,兄弟倆望着月光、數着繁星、吃着月餅、拿着結他自彈自唱,思念八年未見的家人,想想何處是吾家?幾時才有瓦遮頭?

  還有,屈膝15呎太空艙床位、三十歲出頭的「細佬」,自幼父母雙亡,中三學歷曾犯事留案底,失業半年「吾家」愈搬愈細。圓月下,他只想知幾時有一屋可棲。\大公報記者李雅雯、文澔(文) 文澔、蕭霖(圖)

  劏房、天台鐵皮屋集中的一幢深水埗唐樓,大廈的梯間布滿垃圾,蟑螂、老鼠亂竄,記者拾級而上,惡劣的環境愈見驚心,但當步上通往天台的梯間,衞生較整潔,晾衫架、衣衫、背包、多對皮鞋、波鞋排列有序地放在牆邊的每級樓梯。到達天台梯口,六十歲的阿剛坐在地上的竹席,彈着結他,吭着越南民歌《請你安睡》。

  席地而睡 對明月吭歌

  越南爆發內戰之後,華僑阿剛與胞弟阿強偷渡來港做難民,2000年難民營關閉,兩兄弟獲得香港居民身份證,二人做地盤雜工、清潔,收入共一萬七千多元,以月租1800元住天台的鐵皮屋,算是有瓦遮頭。八年前政府封鎖兩兄弟租住僭建的鐵皮屋,他們只好搬出屋外的天台,過着以天為被、以地為床的無殼蝸牛生活。「諗住總有一日,間鐵皮屋會解封,加上呢個天台我哋又熟地方,以前呢度鐵皮屋住有六家人,而家走剩三家,大家老街坊,得閒聚喺天台睇月光飲啤酒,過時過節一齊食飯,有班細路仔走來走去,我哋關係好好」。

  日復日,年復年的等待,59歲的阿強與60歲的阿剛望着昔日的鐵皮蝸居,所有窗的玻璃已破碎。記者瞥見屋內仍掛有幾件衫褲,阿強說衫褲已經擺放八年,不要了,當時倉促搬出屋外,只能帶走簡單家當,電視機、雪櫃及枱椅等電器都要送給街坊,「你都見我哋執幾件衫、一個gas爐煮食,阿哥睇的聖經擺在樓梯,唔可以搬走太多,阻礙住天台嘅街坊上落」。

  居於天台無遮無掩的生活,較沉默的阿剛笑笑口說已習慣了,他自顧自彈結他看似活得愜意。阿強說,哥哥十多歲時在越南有跟人學彈結他,笑指哥哥是「越南文青」,擺放在梯口的三隻結他,都是拾回來的「家產」,閒時彈彈唱唱解悶。望着星空瞓天台,阿強說頗舒服,涼風微送,即使冬天亦不覺太冷,唯獨下雨天,這對六旬兄弟走回梯口,一人鋪一張席就地睡時,才覺得侷促。

  儲機票錢 盼回鄉探親

  不過,有瓦遮頭才是基本的起居需求。阿強坦言,哥哥阿剛是天台長期住客,他因偷錢一年前入獄,他是剛出獄兩天,以前曾住過公屋,因販賣翻版CD又入獄,公屋被房署沒收了。

  阿剛未住天台前,曾有兩段婚姻,香港的太太與子女二十多年前不願再捱窮離開,移民英國。阿剛八十年代偷渡來港前,在越南娶了元配,生了三名子女。他說,年輕時長期有工開,常匯款回鄉,但近幾年,清潔工都聘用中年,他已失業一年。

  中秋明月下,阿剛與出獄的阿強煮煲牛肉鍋,兩兄弟慶團圓。仍有妻兒在越南的阿剛說,「儲到機票錢要回越南家鄉,已八年未見面了」。他又再彈彈結他,望望月亮,唱唱心中情。

  兩兄弟:家當放曬喺樓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