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內,一位商家在向外國客商介紹商品。\中新社
從4月2日宣布對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起,美國挑起的關稅「鬧劇」已逾一個月。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有3000多家外貿商戶參與對美貿易,當中不少人表示,美國的關稅「鬧劇」影響不大。
美訂單減少只是「加班變少」
「4月是聖誕用品生產下單的旺季,從關稅加到145%到現在,我們差不多有一半的訂單受到了影響。」主要經營聖誕飾品的王曉麗,對關稅帶來的影響則感受更為深刻。她分析,5月底之前義烏能否出貨,將直接關係到美國當地市場冬季貨架供應是否穩定。
「對於美國那邊的終端消費者,如果關稅風波持續,今年的聖誕用品就只能花更多錢買,甚至無法買到。」她說。
儘管對美業務佔比較大,但對於公司發展王曉麗並不擔憂。她表示,對美訂單減少只是意味着「加班變少了」。近年來,她所經營的外貿公司持續穩定地發展南美洲、歐洲等地區的客戶。如今,她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打磨產品、提升品質,更好服務全球其他地區客戶。
經營着一間3D打印玩具商店的呂旭連表示,3D打印玩具屬於新興領域,公司在創立之初,便注重打印耗材的自主研發和生產,保證了產品在色澤、質量等方面在行業內具有優勢。
他告訴記者,關稅風波下,許多美國客商先是觀望一周,最終還是因為找不到同樣性價比的供應商而選擇「回頭」下單。還有美國客商主動提出,希望通過協商減輕關稅帶來的價格影響。
呂旭連說,公司整體業務的增速遠超美國單一市場的增速,對美業務佔比已從原來的八成左右下降到三成左右,大大減輕了此輪關稅風波帶來的衝擊力。「之前我們的生產線上是一、兩千台機器,現在我們有五、六千台,多生產出來的產品都銷售到其他國家去了。」
此外,政策層面也帶來「及時雨」。4月29日,義烏發布了最新的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不僅包括支持科技創新、智能改造、人才引育等多項內容,還明確提出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3000餘家參與對美貿易的市場商戶出海拓市場、搶訂單。\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