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都薈/當愛心院舍遇上疫情

時間:2020-04-26 04:23:24來源:大公報

  圖:長者在院舍觀看有關新冠肺炎疫情新聞

   「以前安老院得個『等』字,等食等瞓和等走,但老人家為社會、為家庭貢獻了大半生,到了晚年應該得到好少少的照顧、希望他們走得開心和舒服一點。」/周詠恩(文) 何嘉駿(圖) 部分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鄒錚自小住在母親經營的安老院內,見過太多公公婆婆孤寂無奈的臉容與生老病死。「媽媽是在大陸讀醫科的,但來港後專業不被承認,要到工廠當女工,晚上在安老院做雜工,她看見安老院需求很大,兩年後便自立門戶開辦了一間安老院;而我便住在安老院裏,看盡生死。」

  鄒錚坦言,當時她並不喜歡和公公婆婆相處,「害怕和他們剛熟悉了,又要別離,感覺不好受。」但自從接手媽媽生意後,她轉換心情把老人家擁於懷中。「每個人都會老,如果我入住安老院,希望生活是怎樣的?想不想有人關心?只要設身處地想一下,便能與他們愉快相處了。」

  鄒錚是家中獨女,早年嫁到外國生活,2011年因母親年老退休,才回港接手媽媽苦心經營了一生的安老院。「接手初期,對香港安老服務很不滿意,無論生活環境或照顧老人方面,我都想進行大革新,注入西方管理模式,改善環境,並加強照顧長者心靈上的需要。」結果在短時間裏,鄒錚把安老院由甲二質素提升到甲一級別,後更新增兩間甲一級院舍。

  「其實老人家很簡單,只要你說聲早晨、叫一聲他們的名字,他們便滿足了!」

  為了讓老人家過得充實一些,鄒錚經常搞搞新意思,例如舉辦時裝表演、化妝比賽,又找來寵物醫生,讓老人家打開心扉。「他們玩得開心,我們也看到老人家天真可愛的一面。平時很酷的公公,與小狗共處時,會慢慢摸牠,甚至主動哄牠玩;在化妝比賽中,發現很多婆婆其實很貪靚呢!」

  鄒錚於2017年成立柏籽仁基金。「以前院舍裏有個嬸嬸,不敢告訴孫兒自己在安老院返工,認為護理員是低下層工作,說出來會很羞愧」,她無奈地表示,外國會尊重安老院護理員,唯獨香港卻不被尊重。「之前『劍橋虐老事件』,震撼了整個行業。事實上,安老院舍一直都質素參差,成立基金是希望為行業注入新動力,例如到不同大學分享,又邀請大學生來到院舍做義工,藉此將年輕人帶進老人家的世界,彼此認識。」她相信,只有透過溝通和接觸,才能讓年輕人更明白老人服務。

  「這段日子裏,他們都不習慣突然沒有親人、義工來探訪,有的會問為什麼?」

  新冠病毒對長者群體危害大,致死率高加上口罩緊絀,近月不少活動及興趣小組都要取消,莫說義工,就算家屬都謝絕探訪,長者好像被隔離了。「前線職員會解釋和安慰他們,又或者用視像幫他們和親友聯絡見面。」鄒錚說,長者就算明白,也難掩心中的孤寂、無奈,常常見到他們眼濕濕、情緒低落。有些長者更會發脾氣、少了說話。前線的護理員這時便要充當輔導員,聽他們傾訴,陪他們說笑。

  「看見外國那種大爆發,怎敢鬆懈,我每天回到院舍,第一件事便是巡房,走到床邊跟老人家打招呼。」鄒錚比平時加倍關注長者的精神狀態,「有位103歲的婆婆,日日都要見到女兒才肯吃飯,我們也明白實際需要,所以都會酌情處理,帶婆婆出來特設的會客室,跟家人會面。」

  與此同時,院舍也要兼顧家屬的情緒。「有時家屬不了解,爭論為什麼不准探訪?我們嘗試用家屬的心情去想,看見他們的痛點,這也是我工作的一個使命。「早前有一位伯伯,住院舍兩年來都只見其第三女來探他,有一天,伯伯在洗手間突然跌倒去世,他的三個女兒怪責院舍,一時說要報警、一時又說要翻看CCTV,我明白她們不能接受爸爸突然去世的悲痛心情,所以酌情讓她們翻看伯伯跌倒前的CCTV,結果她們一看見影像中的老父,便忍不住放聲大哭。」眼淚暗藏了多年來對老父的感情和內疚。鄒錚之後與三姐妹分享了伯伯在院舍活動時的相片和生活點滴,她們釋懷了。「這是個治療的過程。多年來看到家屬的痛苦,我明白服侍老人之外,家屬也要適切關心的。」

  疫情之下,鄒錚明白到原來所謂革新,不僅是在硬件上或形式上,更要在心靈上觸摸到長者和家屬。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