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基本法30周年口述歷史系列之三\「基本法體現『一國兩制』下專業自主」

時間:2020-04-01 04:23:30來源:大公報

  圖:梁智鴻表示,基本法起草之時,諮委會九個專業團體代表一致堅持須保持香港的「專業自主」,最終獲得認可,才令香港參加國際會議時冠以「中國香港」之名 大公報記者攝

  「『中國香港』的名稱從何而來?」原基本法諮詢委員會(諮委會)委員、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基本法起草之時,諮委會九個專業團體代表一致堅持須保持香港的「專業自主」,最終獲得認可,才令香港參加國際會議時冠以「中國香港」之名。他強調,直至今天,無論再小的組織去參加國際會議都能以「中國香港」的身份,「這是在『一國兩制』下真真正正的專業自主」。\大公報記者 文軒

  人稱「金刀梁」的梁智鴻出身醫學世家,行醫至今逾半個世紀,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獲邀成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當中的一員。對於三十多年前的這場諮詢活動,梁智鴻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專業界堅持基本法要體現「專業自主」。

  可獨立參與世界組織

  「專業自主,一方面是專業不被行政束縛,例如醫生如何治療病人,要由醫生話事,而不是由行政人員話事;另一方面是專業團體要有獨立性。」梁智鴻表示,當時業界擔心回歸之後,香港團體會變成國家相應團體的附屬,例如香港醫學會附屬於國家醫學會,參加國際會議也要經過國家醫學會。「因為我們覺得,香港當時的國際關係是好些的,別的地方與中國的聯繫較少,如果我們跟隨國家的專業團體去參與會議,就會失去我們的獨立性。」

  梁智鴻說,當時各界寫了很多關於專業自主的文章,雖然有正反兩方面的意見,但諮委會中的九個專業團體都很團結,「當時我們大部分時間見到的都是姬鵬飛(基本法草委會主任)和李后(基本法草委會秘書長),兩人都很明白我們的擔憂,尤其是對於香港的專業團體獨立參與世界組織這方面,他們也認同其中的重要性。」

  「最後『專業自主』體現在基本法第148和149條,當中寫明香港團體和組織與內地相應的團體和組織互不隸屬,前者在參與國際性活動時,可冠以『中國香港』的名義。」梁智鴻說,這反映出兩個重要意義,第一是我們可以自己評定何為專業;第二是我們可以自己去推動專業發展,「這是理性的勝利」。

  作牽頭發揮橋樑作用

  梁智鴻說,後來大家發現,這對國家也是好事,因為香港持續百年受到世界認可,可以起到牽頭作用,將國家的同類組織帶入世界,發揮橋樑作用,「直至今天,國家都沒有任何干預香港的專業運作,無論再小的組織,去參加國際會議都能以獨立身份,無人『Say No』,這是在『一國兩制』下做得好的,真真正正做到專業自主。」

  梁智鴻亦提及,在基本法起草之前,不少專業人士對回歸缺乏信心,包括擔心回歸後能否自由外遊以及專業運作是否會被控制,例如某些做了十多年的手術不被國家允許進行,醫學界有很多醫生拿着五、六本其他國家護照,為自己留定後路。「但『一國兩制』的出台和基本法的頒布改變了這一情況。」梁智鴻說,尤其是基本法經歷了近五年的討論,社會上的擔心漸漸較少,「基本法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