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機務維修人員對進境飛機進行檢修。/中新社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海南全島封關運作後,財政部將結合自由貿易港建設實際,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需要,繼續深化稅制改革。內容主要包括落實好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現行優惠政策,適時調整進口徵稅商品目錄,進一步調整優化離島免稅購物政策,積極研究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的相關稅收政策,穩步推進銷售稅改革研究工作五個方面。
廖岷稱,財政部牽頭制定了貨物進出「一線」「二線」及在島內流通的稅收政策,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徵稅商品目錄,擬於全島封關運作之日起施行。全島封關運作後,進口「零關稅」商品將實行負面清單管理,用進口徵稅商品目錄取代此前的「零關稅」商品正面清單。屆時現有進口「零關稅」政策將納入封關後的貨物稅收政策一併實施,這樣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零關稅」制度體系將基本確立。
商務部部長助理袁曉明表示,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禁止、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清單》(下稱《清單》)。《清單》首次全面系統地列明了國家現行實施禁止、限制管理措施的進出口貨物、物品範圍,有助於經營主體清晰便捷地了解管理邊界。
另一方面,《清單》在履行國際公約義務、維護國家安全、守牢生態環保底線等前提下,放寬了對部分進口貨物的管理措施。例如對60個商品編碼的舊機電產品取消了進口許可證管理,覆蓋約80%納入進口許可證管理的舊機電產品;允許38個商品編碼的產品在海南自貿港開展保稅維修,實現該領域全國最高開放水平。\大公報記者任芳頡、蘇雨潤